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所放的屁,對你來說,也是芬芳的。因為這樣,所以Beyond間的罵戰對我來說,和他們的音樂同樣讓我興奮。

看著你喜歡的人彼此互罵,那感覺是很奇妙的。就像小孩子看著爸媽吵架,小孩用他「非黑即白」的單純邏輯,很自然地想要想分出對錯是非,你想知道究竟是誰做錯了,才會造成面前這場戰爭,你以為找出了原因,就能停止這場戰爭。但最後的結果,是你看著他們彼此傷害,兩個都是你愛的人,你對他們同時存在的感情,讓你永遠無法切割出誰對誰錯,而且不管你再怎麼努力生活,也不會改變任何事情,於是你慢慢地了解了這一切都跟你無關,也不是你的錯,接著你就學會了對暴力沒有感覺。這,就是成長。
用這種超然眼光來看待Beyond成員間的罵戰,就會覺得他們在互罵時,也是這麼帥氣。
我想這是娛樂圈的常態吧,藝人有新聞總比沒新聞好,每天都有更新更辣的藝人出道,老牌藝人有新聞上報,至少可以不斷更新大家對他們的印象,當然也可能是狗仔們設下的圈套,有意挑起他們的矛盾,造福同行,大家有新聞寫,至少今天可以交差。
當一個粉絲,你就是要不理性,你就是要主觀,你就是要瘋狂收集任何關於你偶像的任何正面或負面的消息。我主張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要有個偶像,都要當個粉絲,好讓人體內的主觀和不理性隨時得以釋放,這才是健康生活之道。
Beyond正是我的偶像,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因為簡體字和廣東話的關係,我們台灣人要搞懂也不是這麼簡單,讓我在此整理舊聞,寫個懶人包吧!
1993~2003年:
從黃家駒逝世的1993年到2003年的這十年間,是Beyond最壯大的時期,我認為這時候的音樂,反而超越了黃家駒的時代。這十年間,三人以Beyond的名義繼續發片,1994的二樓後座,1995年的Sound, 1999年的Good Time, 也有各自的音樂事業,期間還開辦兩場大型演唱會 (Beyond的精彩演唱會,Good Time演唱會),都很成功。
在發完1999年的Good Time 專輯之後,其實是Beyond宣佈第一次的解散,但這次解散感覺應該只是三個人各自想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黃貫中在1999~2002年這段期間,就發了3 張專輯。此時樂團內有無交惡不知道,但至少還沒白熱化。
2003年:
據報載,黃貫中和黃家強最早的「不和」疑似發生在此時,當時黃貫中和朱茵一起去泰國蘇美島渡假,但風聲走漏,朱茵還被狗仔拍到了比基尼泳裝照,事後要追查究竟是誰爆的料,朱茵疑似暗指黃家強。雖然有黃家強可能是被冤枉的,但是黃貫中卻沒有出來澄清。
2005年:
黃貫中首次提出要單飛。而且據報載,在這之前,黃貫中已經把黃家強當成空氣,同台見面也裝做沒看到。
2006年:
黃家強結婚,發喜帖給黃貫中,但黃貫中以必須要去北京幫愛犬配種為理由,沒有參加黃家強的喜宴。
2009年:
據報載Beyond中一向最愛好和平的葉世榮,因為在中國以beyond名義辦個人演唱會,引來黃家強不滿。這時黃貫中和黃家強又決定合體開演唱會,但疑似只請助手打電話給葉世榮邀請他參加,而葉世榮沒有參加。這次兩人的演唱會相當成功,本以為二人團結力量大,結果疑似黃貫中和黃家強又因為一首歌的意見不合,而在酒吧打了起來。
2012年:
葉世榮和中國模特兒張偉鈴在北京結婚,喜帖沒發給黃貫中和黃家強二人,這兩人也說根本不知道葉世榮結婚。
2013年:
2013年是家駒逝世20週年,是Beyond成軍30周年,照道理說應該要辦場演唱會來紀念一下,但自2012年之後,就沒有樂隊中任兩人合體的事情。
2013年起,開始有了黃貫中和黃家強的微博罵戰,主題都是一些極微小的事情,但是在雙方粉絲加入之後,就變成件大事,如記者和黃家強拍照,黃貫中認為該記者和他是仇人,於是黃家強背叛了他,或是陳年舊帳,如黃家強在十幾年前,疑似弄壞了黃貫中的吉他。
報載黃家在家駒死後得了很大一筆賠償金,買房投資之後賺了不少錢,家強生活過得很寬裕,可買名車名錶。而Beyond其餘二人,黃貫中和世榮仍然靠自己的音樂事業賺錢。而黃貫中曾說過Beyond不是你黃家的家族事業,聽起來家強疑似會用家駒的名義,比方說家駒托夢給他,沒有把Beyond守護好等理由,來干涉其他二人所做的事。
結論:
2004~2005年應該是Beyond解散的真正關鍵年。會解散的因素,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大家都老了,音樂理念總是會不同。但其他諸如財務,還有人的個性問題,大家在一起工作,難免總是會有人比較G8這種因素,也不能排除在外。
根據我的目測,三人中最積極發展個人音樂事業的是黃貫中,最為低調的是葉世榮,最有錢的可能是黃家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