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在家不就是休息嗎?其實,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她們除了家之外,哪裡也去不了,在家也永遠無法休息。
家庭生活很累,因為沒有勇氣幻想自己不做這份工作,所以連心都累到沒有出路。從星期一忙到星期五,週末在家裡多麼想要靜一靜、忘記時間,做愛做的事啊!但一年365天,「家」就像老鼠籠一樣,妳得不斷的踩著輪子讓它動,張羅大家吃喝、陪孩子寫作業、作業寫完就得帶小孩出去玩、孩子到上床前一刻,還要巴著你講故事,常常講一個不夠,直到看到你真的崩潰,他們才願意上床。
這樣的生活已經過了六年,但卻不像年輕的時候,凡事都有吃苦等於吃補的效果。歸究可能的原因,除了年紀變老,生理機能下降,可能也是一成不變的生活過久了,真的足以殺死一個人的期待與創造的能力吧!每天晚上,洗碗機一打開,我聽見洗碗機的嗡嗡聲,那一瞬間會有像被陽光照到的感覺,高興的是又過完了一天,我又盡完一天的責任了,而明天起床,就可以收成一整卡乾淨清爽的碗盤,但我的心能不能像髒了又乾淨的碗盤一樣,也在這個家復活重生呢?
有時候,也想像其他人一樣,心情不好就買買東西,空閒的時間打臉書、晒小孩、集讚就過去了,就讓生命的河流,帶著我們向下行,這也是一種渡過的方法。只是怕十年過去後,會不會像我二十歲時害怕的五十歲一樣,集空虛、衰老、貧乏、不安全、佔有欲於一身?這並不完全是個人的錯,因為家庭生活真的太辛苦,為了要過下去,妳只能想辦法麻痺自己的初心,掐死你對自己生命的熱情。經過多方訪查與人體試驗,這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媽媽們真的在家裡,真的能感覺到身心放鬆的方法呢?有!
1.找份工作去上班
一般人認為職業婦女更累,但是這或許是對工作的成見所致。通常「選擇」在家當全職媽媽的,表示妳沒有迫切的經濟壓力。就算不是嫁豪門,妳日子久了也會有點貴婦病。對老公碎唸幾句就能弄到他這個月的薪水,那我何必那麼辛苦去外面看人臉色賺丁點小錢?我要工作就要有人捧著高薪請我,好讓我在事業與家庭間掙扎棄高薪,不然我不如在家「教育小孩」,以免我小孩錯失當醫生律師的機會,殊不知這就是個誤區。
兩個孩子三歲與一歲的時候,那時小孩更難顧,我還在賣雞排,雖然偶而還是會忙到晚上九點收攤才能回家,但是上班很有彈性,好處是能暫時把妳的注意力從家庭轉移到工作上。因為工作很自然就會搶走你的注意力,你會完全忘記家裡的屁事。雖然賺的錢少,但是很神奇的是,那段時間的累,卻是一種能復原的累。不管是周末出去玩,或是煮一頓飯給大家吃,對我來說都會有種癒療、新生的效果。可能是因為週末出去玩,不管再差的景點,也比站在油鍋前面好吧;回家煮頓飯,跟家人一起吃,即使孩子惡劣,肯定還是比罵你的雞排客人可愛。
雖然,低薪還是很傷人的,但如果妳換個角度想,現在去外面上班不是為了「賺錢」,而只是為了要得到「在家就是休息」的感覺與「練習感恩」,妳如果願意對工作轉換不同的心態,那工作也會讓你有不同的感覺,最後的結果可能也會完全不同。
2.把家裡的東西全部丟掉,也不要買沒用或少用的東西
有了孩子之後,家裡怎麼整理也不會乾淨,「亂」跟「吵」一樣,讓人心煩,心煩就累。小孩的收拾整理跟大人還是有差的,你講十次之後,他能把玩具丟回箱子裡就謝天謝地。通常孩子一出門,你把家裡收拾好了,等到他們下午一回家馬上再把東西倒出來玩(亂丟),你家馬上回復髒亂。久之誰都懶得再整理,反正努力整理好,你家的乾淨整潔也撐不過8小時。
不過,多年體會,我發現只要家裡的雜物越少,小孩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拿出來弄亂。你的亂就會停止在某個限度。不只是玩具或書籍,就算不買玩具了,小孩還是會拿你的日常用品出來玩,任何免洗餐具、食物、鍋碗瓢盆、刀叉,廢紙、文具、洗髮精、毛巾等一個家必須會有的東西,他都能拿出來亂丟。每次只要我能丟掉任何壞掉的東西,那一秒就會有希望之火燃起,我的家,又離整潔之路前進一步了!同理,只要你添購新雜物的速度越慢,你家的亂就會自動打住在某個程度,隨著你家的雜物越少,你使用每項的頻率越高,越容易壞掉,你就會越快擺脫它,你家就會越整潔。
3.在家裡不要叫你的另一半做事
你要相信在時間軸上,你的家事、雜事、小孩事都只是極微小的一個點,它們不像全球暖化或是癌症,你若放著不管,沒多久就會連成一個面,而成為有毀滅性的大事。反之這些家事,它們最後都會自己被解決掉的。比方說,時間到了小孩就累了睡著,廚房髒了一定會有人收,衣服臭了也一定會有人洗。反正不是妳做,就是妳老公做。所以,你們用即使惡毒口氣去使喚對方,得到的結果並不會不同,卻只會在過程中增加雙方的壓力,搞壞家裡休息的氛圍。
如果兩個人在家裡使喚對方習慣了,當妳自己已經完全沒力,兩眼無神坐在沙發上發呆,小孩又準備要闖禍時,你也會突然害怕有人會叫你去「管一下小孩好嗎」。如果大家訂好一個規範,就是在家裡不要叫對方做事,如果有一方真的已經累到睡著了,這時你會發現你體內有種潛在的力量會突然湧現。當你看著伙伴倒下時,一種混合著最終決戰、被需要及伙伴魂的力量,將會激發你的小宇宙。這時你會發現,陪孩子講睡前故事變容易了!
4.不斷的吃,用食物麻痺自己
結婚久了之後,性慾消失了,食欲就變更強,以填補這欲望的黑洞。「家」最能慰勞一個人的地方,其中一項就是「食物」。雖然我小時候家裡氣氛不太和諧,但對於我媽煮過的菜、我們放學回家吃的點心,都記得很清楚。現在我才知道職業婦女還要每天煮飯給大家吃,是多辛苦的一件事啊!把你記憶中所有的愛吃的、小時候你媽、你阿嬤煮給你吃,你爸、你阿公帶你去吃的食物全部翻出來,買不到就自己做,一直重複練習到很快就能煮出來。反正你每天也剛好要煮,煮菜永遠是累的,但是你如果吃到自己煮出來的東西,剛好是你自己愛吃的東西,那你煮的時候會期待,吃的時候會感動,最後收廚房的時候,你心中殘留的滿足,仍會大過怨恨。
4.管他的就是去運動
運動不是更累嗎?其實這篇文章不是教你怎麼才會不累,而是讓你「感覺」自己比較不累。在家裡的累,並不是身體的累,而是你不能休息的心在累。狂跑一場,其實是用生理的累取代你心理的累,所以你會暫時忘記心理的累。而且運動會抒壓是科學証明的,但其實你替未來存一點健康的同時,也會覺得自我感覺良好了!試問十年後,你小孩長大了,你終於可以自由,但那時你卻發現自己生病了,什麼事都不能幹,這個那個不能吃,也不能出去玩,這不是很賽嗎?
5.週末睡午覺
平常下午有辦法小睡個15分鐘還睡著就很幸運。週末,反正是要讓它過完的,睡午覺多奢侈,睡個二小時,就能讓妳覺得自己像個皇后,最好的組合是小孩看電視,老公在旁邊上網,妳在房間睡午覺。
6.做一些沒有實際用途的事,比方說學挪威文
身體被困在家裡,但你的心還是可以無限開闊的。因為孩子生了之後,生活總是在趕,有了手機之後,你那被過度刺激的感官,到睡前都還得不到平靜。所以你必須要一切歸零重來,就是開始做一些「完全沒有實際效用」的事情。
學個法文、德文、挪威文、意大利文等,光是唸它那個音,就會讓你覺得好笑,而且最好是你這一生永遠都用不到的外文。如果是唸英文或日文,因為坊間檢定考試很普遍,你讀久了會產生目標,你就可能會想報名檢定,那就又有壓力了;學瑞典文,去IKEA可能又會讓你有想看懂標籤寫什麼的衝動,結果又要用腦了。別忘了,這篇文章是為了要讓一切「關妳屁事」,你可以發願等你小孩長大到不用你顧的時候,你要去挪威玩,然後旅遊的時候,吃什麼、看什麼、買什麼全都看得懂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因為那一天,在現在看來是遙不可及的,所以正符合「這件事不急」的原則。
7.用慢動作去收衣服、折衣服
人生沒有好壞,你能擁有的只是過程。所以,我們要細細品味「過程」。收衣服、折衣服這種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如果搶著要做完它,我相信你即使做完之後,也完全感受不到自己變輕鬆了。因為明天此刻,你仍然有同一堆衣服要洗要收,就因為家事就像細菌一樣,它增生的頻率,遠高人類身心復原的週期,你如果像年輕的時候一樣,以為先苦後甘,一鼓作氣作完它們,等下你就可以休息放鬆,那你就錯了,因為你還來不及享受收好的成果,一切馬上又要回到原點。就像古希臘神話裡,西西佛斯所受的酷刑一樣,把同樣一顆大石頭,剛費盡吃奶力氣推到山上,下一秒再立刻把它推下山去,無止盡的重複這個過程,結局卻是永遠不變的,這真的能逼瘋一個人。所以,要破這個局,只有改變你的心態,開始告訴你自己,每一次折衣、收衣,都是個享受的過程,享受你在「管理」一件事情,看著它短暫的整齊,讓你心曠神怡的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