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盃足球賽開踢囉,最近不管是看媒體或自己的臉書,都能聽到大家講出一口的好足球,例如 「我的足球祖國是智利…」 「早年去英國留學,所以我支持英格蘭…」「看巴西留意內馬爾、葡萄牙則是看C羅…」「我最喜歡德國…」,好像自己一定要選一國站台(挑美國你就low了),並且密切注意戰況,但其實這些在我聽來都覺得匪夷所思,套一句陳為廷說的,其實世界盃足球賽真的是 「干你屁事」,以下是我認為不要看的理由。

干你屁事
看看這次世界盃32強的名單中,台灣沒有組隊參加,無任何邦交國參加(更正:友邦 “宏都拉斯” 有參賽),講中文的香港沒有、澳門沒有、對岸中國也沒有,他國參賽的選手當中也無任何台灣籍,或名字剛好叫 “Taiwan”,或廣義上可以歸類于台灣之光的選手,也沒有聽到賽事使用哪一個台灣品牌的器具。在沒有任何地緣、人緣關係下,這比賽真的是干我們屁事。跟其他與台灣無關的比賽一樣,進球時一點都沒什麼好感動的,既然與我們無關,事後看報知道結果就好,不需要持續追蹤,甚至是熬夜來看。
媒體會持續的報導,炒熱氣氛,其實是希望你看廣告,或買他們的產品。但這些掛著世界盃足球賽的產品,根據我的經驗,只有在比賽期間會讓你看起來很酷,賽事一完,用起來就覺得像傻B了。
要熬夜看球
這次的比賽遠在巴西,時差11小時, 很多賽事都是臺北晚上12點、凌晨3~4點、早上6點開始,每天責任制下班後都非常晚了,還要爆肝熬夜看足球,免了吧。讓自己的身體休息一下,你多看幾場,對人生毫無幫助,也無法促進世界和平,不如早點睡覺,起床後到戶外運動一下比較實際。看電視是無法燃燒卡路里的,對足球的熱情也無法增改善你的生活。
【GOOGLE提供的廣告】
從來沒踢過足球,草地也不能踩
相信多數的國人不了解足球的規則、沒踢過足球、甚至連足球都沒摸過,唸書的時候體育課都被拿來補強英文跟數學,偶而打打籃球就不錯了,更不用說足球。而且就算你想踢,在台灣很多的草坪培養起來,是用來張貼 「禁止踐踏草坪」 的告示用的,你別想踩在上面,若你執意這麼做,一般民眾會對你閃白眼,政府還有有可能罰你錢呢。
「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明文規定凡毀損草皮者可罰一千兩百元
聽說臺北市最近 “考慮” 要取消此條款,但臺北市都如此了,其他地方政府肯定更無法接受民眾踐踏草坪,搞不好還設圍籬勒。
我國體育積弱不振
我國體壇偶而會出現幾位像是王建民、曾雅尼、盧彥勳、謝淑薇…等被歸類為 “台灣之光” 的選手,我們應該要歡欣鼓舞,但你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以為體育風氣很盛,當總體檢時(例如:亞運、奧運、世界盃足球賽),你會忽然發現原來我們的表現這麼差,連取得資格都沒辦法。為何政府做了那麼多的努力,卻沒辦法反應在成果上? 我認為是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照片來源:FIFA
照理說擁有 2,300 萬人口的台灣,不可能找不出體育人才,但每百萬人口得獎牌的數字卻遠低於韓國或荷蘭(請看這篇),我猜部分原因是常年以來政府漠視 “責任制” 禁錮各行各業勞工的事實(請看這篇),把疲勞留給勞工、利潤留給資方,超長時間的工時讓勞工、家長無法好好休息,自然無法培養運動習慣或引導孩子發展運動興趣,導致社會普遍運動風氣不佳。
因此看到世界盃足球賽開打了,台灣卻沒有取得代表參賽,我們應該要感到憤怒,而不是看轉播,高興與悲傷那原本就不屬於我們的東西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