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嬰兒車有感

推嬰兒車有感

台灣除了台北市之外,育兒的環境並不友善。我居住的新北市公園很少,媽媽帶著小孩想有戶外活動很困難,而且各地的騎樓都不平,有很多高低落差,還普遍被攤販佔用,當街剁生肉洗大腸。這種亂象,不僅是對推嬰兒車的媽媽不方便,坐輪椅的老人或行動不便者,行動的權利也是被踐踏的。

 

推嬰兒車有感

 

佔用人行道賣皮包,有何不可?

某天我推著嬰兒車走進所謂的「重劃區」,也就是道路比較大條,規劃比較先進,但簡單講,最後它就是全部讓建商蓋滿新大樓的一塊土地。

當我過了馬路要走上窄窄人行道,轉角終於有一條無障礙通道。我大喜!但偏偏有個老頭佔住了無障礙坡道,在那裡賣假LV。林祖媽前兩天為了抬起嬰兒車上落差 40公分的騎樓,手已經扭傷了,今天無力再抬。於是我跟老頭說請他能不能把通道讓出來給別人走?結果……

這時旁邊有個來買皮包的歐巴桑看不下去說話了:「啊你就自己抬起來啊!」
我:「歹勢,我抬不起來。」
歐巴桑:「啊妳幾哩查某奈呷憨慢?」

老頭:「啊妳就走頭前啊!」
意指叫我走到馬路上去與汽車爭道,我怒了。

我:「啊這路也不是你家的,別人也要走不是嗎?」
老頭:「啊你一天也沒走幾次哇!」

哦,他認為對每個人造成一次不方便,沒什麼大不了。但那條路一天有幾十個幾百個人走,對別人造成幾百次不方便,也沒什麼大不了。 

 

你沒有雙腳可走路,那就不要出門

搬來新北市之後,我發現這裡的騎樓非常醜陋。但是,我成長了,我懂為什麼了,我也不再抱怨了。這個問題可以先思考地方政府從不會想要去改善呢?這種可恥的騎樓亂象,顯示著台灣政府說一套做一套或是無邏輯性的思考嘴裡喊著少子化,希望更多人願意生養小 孩,但基礎的硬體設施這麼差,女人生了小孩,就算她有辦法親自照顧小孩,當她帶著小孩想出門買菜、運動,只是為了滿足家庭的基本需求而已,她也寸步難行。但那又怎樣,關你屁事?你們這些廢物,沒能力的話,那妳就不要生養小孩啊!我們讓這些媽媽都悶在家裡得憂鬱症變大胖子,小孩也都窩在家裡看電視就好了嘛!

 




 

哦!如果大家不生小孩,那台灣就是要步入老年化社會了,那越來越多老、病,必須坐著輪椅出門的人,在這麼爛的硬體環境之下,他們仍然哪裡也去不成,什麼日常活動也做不了。所以我想應該讓他們自生自滅。反正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弱,貢獻不了經濟,也不能再回饋社會。

另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如果你是一個在騎樓作生意的店家,你每天看到無數個老弱婦孺、行動不便者,推著嬰兒車、坐著輪椅,必須冒險走到馬路上與汽車爭道,他們冒著被撞的危險,用龜速消耗著所有用路人的時間。看到大肚子的母親,再拉起十幾公斤重的嬰兒車上騎樓,卻仍然可以無感。不知道請人來作個土水,或是放一塊木頭的三角型,究竟是多艱難的事情呢?但對這些佔用騎樓的攤販而言,只是請他拔根毛,就能幫助很多人,但他們還是不做。

我需要罵政府或是詛咒這些攤販嗎? 

基本上台灣這種人很多的,他覺得在公用空間來作生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除了真正得利的攤販之外,連不相甘的路人 也這麼認為(如前段所指的阿桑),通常越窮的地方越有這種人。用馬斯洛的理論,也是已經成為常識的東西,你就可簡單得証:「人的需求有很多層次,通常人要在物質需求、溫飽問題都滿足之後,才會開始追求公益的快樂。」也就是人自己要吃飽穿暖之後,才會想到別人的死活,進而會想幫助別人。

這些死命佔有公用空間作生意的攤販,他的心中,就是永遠想不到、看不見有些老弱婦孺為了安全,他們走路時需要這條通道,是因為這些攤販覺得自己很窮,或是自己賺不夠,他們覺得自己的基本需求還沒有滿足呢!哪管別人死活啊!

你憑什麼罵日月光偷排廢水!

所以我不懂,為什麼日月光偷排廢水,會有這麼多人感到憤怒?在台灣,我們大家幹的不都是一樣的事嗎?那些攤販也把自己營業的成本,儘可能的外部化到不相干的人和環境身上。作生意錢自己賺走,永遠讓無辜的人承擔你的成本。而我們還不是歡歡喜喜去吃他賣的滷肉飯,去支持他的生意,還覺得便宜很好吃呢!而他所便宜下來的那幾塊錢,其實就是從無數個用路人身上所偷來的利益。事實上我想攤販偷到的更多,但只分我們幾塊錢,大家就很高興了。

我們時常認定有錢人都是品格低下的敗類,而沒錢的人心地就比較善良。但按照此理論,比較有錢的人,反而可能幫助別人。而人在窮困中,想求一己之生存,表現出人性之惡,變得自私下流並不奇怪。

想通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就不用再詛咒這些沒公德心的新北市攤販,因為那是關於他覺得自己很窮,他收入不夠的問題。而我看到他做生意的方式都快嘔吐了,我也沒興趣幫他增加收入。 

我知道,我老了之後,我一定會坐在輪椅上(你也是),然後外勞會推著我在馬路上走,而卡車和機車會從我身邊二十公分的地方狂飆過。想到這個畫面,我心中突然出現一種聲音,那就是「我想逃」。即使現在每天出門不是提心吊膽就是戰鬥,但我會把僅剩的精力用在「我該如何離開這個環境」上。因為,能成功「離開它」的機會,絕對比「改變它」的機會大。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




Author: 廚餘嫂

正職為遊樂園鬼屋演員(派遣工);興趣:跑步、彈鋼琴、騎重機;喜歡瑞奇馬汀的每首歌;喜歡的書籍是道德經及猛男寫真集。2020年之後,終於發現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收集與發酵廚餘。

有什麼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