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花路米 德國小學生的生態教育

下課花路米 德國小學生的生態教育

我家沒有第四台,而且只有公視收訊最清楚,久了之後家裡就只能看這台。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所以開個專區來討論公視的節目。其實是公視自己的部落格人氣太弱了,就讓我來幫他們免費宣傳一下吧!

 

圖片擷取自公視下課花路米網站

公視沒有商業廣告,所以你看公視不會被廣告轟炸,但它自己自然也沒有太多經費作宣傳。公視的節目很有趣,但我不會說它有深度,本來嘛,你作人如果有深度,那就不會看電視了。看電視本來就是要享受那種無腦的痛快嘛!當然也有人說自己最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和Discovery ,但每個人都知道你在放屁。

前幾天我看公視的「下課花路米」,據說這個節目是專門做給國小五六年級的小孩看的,但是很悲哀,為什麼我覺得每次看,都覺得學到了一點新東西呢(orz)?


下課花路米這節目對資訊的編排和傳達很有效,不會講解太多很屌的知識,而且雖然是講給五六年級小孩聽,但他們請來上節目的講話的專業人士,包括中小學生,表達能力都比我大學教授好呢!我想是因為這些人,對他們自己在做的事情充滿著熱情和興趣吧!

我記得,國小五六年級曾是我人生的黃金時期,我國小四年級都還會每晚尿床呢!有時候還會穿著帶著尿味的內褲去上學,同學都不喜歡跟我講話。但是到了五年級,尿床病就突然很戲劇性的痊癒了,而且突然長高,也來不及變胖,看起來就是塊高瘦白的料,跟現在的隋棠差不多。一路走來不知打爆多小學生,什麼班長、自治市長、合唱團、演講比賽、注音符號比賽、作文比賽,好像都欠我獎牌似的。

【GOOGLE提供的廣告】




 

所以,國小五六年級,我就達到人生的高峰了,當時的我很想知道,接下來我還能做什麼呢?我記得很清楚,那時我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當時我很想知道自己長大後究竟能做什麼。但生活只是上下學,只知道沒多久要考高中,平時最多就是從有限的課外書、電視劇來了解這個世界,沒有機會能踏出家門,真正感受自己生活的環境。



可能是我覺得小時候過得太單調、貧乏,所以這個節目吸引了我;而且下課花路米也讓我知道,小孩長大之後,當他下課後,我該帶他去哪裡玩?能為他安排什麼活動?

這集的小兵去到了德國看生態教育,小兵是三個主持人中我最喜歡的,因為他是男的。而且小兵個子小,又主持兒童節目,看起來就像單純的小男孩,但有時他應節目需求所露出的肌肉,又挺結實的。我想,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喜歡童顏巨乳的道理吧!


小兵到德國去探訪小孩的生態教育。從短短三十分鐘節目看來,我相信德國人對小孩的生態教育是很科學的,因為他們用來小孩教水質測量的水蟲判別法,我研究所才學到呢!

基本上應該是每種水蟲所需要的含氧量不同,有些水蟲只能在含氧量很高的水質裡存活,所以你在水裡捕到這些蟲子,就代表河水的含氧量很高,所以水質很好。

 

 老師帶著全班同學出去戶外教學,么壽哦!小孩居然可以自由高空跳水,這在台灣可是嚴格禁止的,像我們那些平常在學生面前耀武揚威的台灣老師,如果帶出去戶外教學,看到自己的學生這樣跳,應該會嚇到挫賽吧!

 

總而言之,你希望教小孩做環保,長大後不要做個偷排廢水的敗類,想教會他愛護自己的家園,那你就不是一直把小孩關在學校或安親班,對他講大道理,而是要真的讓小孩「時常」去自然環境中玩耍。這道理很簡單,因為人類本來是從原野所演化出來的動物,人在原野中,自然會發揮他最強的觀察力、會高度警覺、會想摸索學習、會感知危險、最後會學會和自然一起共生,因為那是人類本能之一。

小兵說德國小學生從國小四年級就要被別人決定自己以後是要上大學,當技工,或是唸中專。如果這種事發生在台灣,不知道又要釀成多少家庭的悲劇了。但奇怪人家德國怎發展的挺好呀?

我是猜,德國讀大學的人並沒有特別高級吧!想做技工的人,那你就開開心心去做技工,做得好最重要;想賣雞排的人,也早早就去學炸雞排,也不用等到唸了博士才覺得「其實我應該去賣雞排」。我想,這應該就是台灣常常喊的口號:「行行出狀元」吧!我們台灣教育早就喊了幾十年了。

呵,所以我看德國人的教育根本就沒什麼了不起的嘛!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




Author: 廚餘嫂

正職為遊樂園鬼屋演員(派遣工);興趣:跑步、彈鋼琴、騎重機;喜歡瑞奇馬汀的每首歌;喜歡的書籍是道德經及猛男寫真集。2020年之後,終於發現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收集與發酵廚餘。

有什麼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