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Man, Chek it Out!孔子的第七十六代子孫孔令奇最近發片,新聞說他沉寂了十年,十年沒有出唱片,靠賣歌,當英文翻譯維生,這樣歷經低潮又再奮起的人格還是值得敬佩的,雖然我對他不特別感興趣,但我還是去聽了。我聽了第一首歌,懸浮記憶,聽不出什麼風格,但滿好聽的哦!
新作品讓人聽不出什麼風格,這是好事啊!孔令奇十年前用Hip hop出道,台灣出生,從小在LA長大,回來跳Hip Hop, 唱Rap. 十年前聽到他一首「上火」,聽完就讓人覺得一把火,這種東西能聽嗎?講的是夜店,Party, 一夜情,濫交。從歌詞我可以感受到唱的人表達極強的性慾,急著找人發洩,害他忘記要修飾自己的用詞了。
【不會吧?1:21秒時,難道他唱的是好想「射精」好的女孩嗎?sorry 我英文聽力不好】
Hip Hop 是1970年源自美國黑人貧民社區的東西,大多數的台灣人一輩子都沒去過那裡,也不會認識半個黑人。來台灣跳Hip Hop,唱RAP的台美人,孔令奇也不是第一個,在他之前早有LA BOYZ,羅百吉等人搞過了,但這些人剛出道時都是半搞笑,當諧星,娛樂觀眾,客層主要是中小學生,還滿可愛的。但我不喜歡孔令奇,是因為他用外來音樂進入台灣市場,但我卻看不出他有Localization。Localization(在地化),就是一樣國外的產品要出國銷售之前,先調整到適合當地人風俗習慣,語言和文化的過程。匯豐銀行會講「環球金融,地方智慧」;速食店要跨國開店前,也會先調整口味讓當地人習慣。換句話說,突然從國外跑過來,要賺本地人的錢,了解本地人的生活,迎合本地人的口味,是很基本很重要的。
孔令奇十年前的「上火」,「World Peace」除了歌詞有中文之外,音樂裡剩下的元素,都像是原封不動把美國那套Hip hop和Party文化搬來台灣,好像進別人家不用脫鞋一樣,然後認為台灣一定有個市場能接受他,我怎麼覺得這種行銷策略,再次顯示出台灣有一群盲目的崇洋者,而他剛好就是能滿足得了這些人?不然就是被他看出來了,台灣人的奴性教育,使我們無法獨立思考,又沒有文化基礎,所以面對強勢的美國文化,將會無法抵抗。
孔令奇之前的幾位火紅的台美藝人,雖然引進外來音樂像Hip hop和R&B,但還是有將他們的音樂本地化(Localization)。比方說陶吉吉的「望春風」,王力宏的「龍的傳人」。雖然我個人覺得相當失敗,但還是看得出他們的誠意,也算盡力了。
陶吉吉的「望春風」新詞意境不錯,鼓勵女性突破傳統,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但音樂上很失敗。他把保守社會下,女人受傳統束縛,悲情無奈的望春風,用黑人的靈魂樂唱,但靈魂樂的元素仍然硬生生地在歌裡表現出來,無法和望春風的小家子氣融合,聽的人也無法消化。靈魂樂是美國黑人在奴隸生活中湧現對非洲的記憶,結合基督教信仰和黑人爆發力的嗓音所產生。但黑人的靈魂樂和台灣人的望春風,八竿子打不在一起,究竟有何相關性?有何可融合的共通點嗎?
我覺得望春風只能算是小學音樂課本裡,和先總統 蔣公紀念歌差不多的東西。而且我身邊的同事,大便的時候從沒聽過有人在哼這首;家人洗澡的時候也沒有人會唱,和朋友一起去唱KTV的時候,點了還要被噓。可能是因為陶吉吉之前都住在美國,所以不知道我們台灣年輕人,平常幾乎沒人在唱望春風的。而且吉吉在歌裡還秀了一段台語,和宋楚瑜講台語有類似的功效,逗我開心了一下。請問台灣的年輕人,有誰知道鄧雨賢是誰嗎?奇怪,為什麼我們自己平常都不唱的歌,聽一個不住在台灣的美國人伊伊啊啊哦哦耶耶,卻會覺得好聽?
另一經典「龍的傳人」,原曲的功能是給樣樣輸洋人的中國人自慰用,王力宏的傳奇版本,也是把來自美國的嘻哈音樂和中文老歌結合,融合去國懷鄉(應該是指中國),個人身世(還用Rap唱),最後還宣誓了,我思念故鄉(市場),也就是台灣。
搞創作的人有個守則,叫作:「show it, don’t say it」,反過來說,有些人就是因為不能在作品,或是從你這個人身上,讓人家感覺到你對這塊土地的愛與重視,你才要用講的,講出來給人家知道啊!這首歌的出現,暗示我此人若不是創作能力有限,就是矯情做作,怪不得這首歌要變成糯米團的笑柄了。
這幾首歌又讓我想起台灣流行樂壇在MP3出現前,即將崩盤之前的那段可怕的日子。和同學去唱KTV, 陶吉吉,李玟,王力宏的歌一連被點了十幾首,原曲都已經嚇到我了,點的人又唱得比原曲更驚悚十倍。打開MTV頻道,也是這些人,後來所有團都是「天」團,所有歌手都是大小「天」后「天」王,奇怪聽眾不都是凡人嗎?凡人聽凡人的音樂不是很正常嗎?為什麼唱歌的人一定要說自己是天x呢?那是因為流行音樂已經不剩下什麼,只能用不斷地造神,來讓人購買。
我沒有說台灣歌壇爛了,都是這些人害的。我只是想起,一樣東西即將敗亡之前,通常也都是妖孽最猖狂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