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鐘熱度部落格在此聲明:(1)文中所述產品相當優良,標題圖片打一個大叉,是為了凸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專寫不要買的「理由」,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 若有引用或描述錯誤,請留言告知,將予修正。(2)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心得分享。(3)若 文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讀者您的購買決定,照慣例,三分鐘熱度部落格與本文作者概不負責。
感覺 Google 特意要扶植 LG,連續兩隻 Nexus 系列手機 4 和 5 都讓它做,記得年初時寫過 LG Optimus G,當時只覺得LG的手機好像都在抄 Samsung,說不出什麼印象深刻的特色,一些獨有的小 APP 也是花拳繡腿,不直覺、也不太實用。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一週竟然有人告訴我「 LG G2 CP值超高,是 Nexus 5 的 LG 版本」,親自跑了一趟神腦,店員也跟我說一樣的話(因為要向我推銷),LG G2 熱賣中,趕緊來看看它到底有何魅力。
LG G2 跟其他款 LG 手機相比,真的有跳躍式的進步,最新的四核2.3Ghz CPU,3000mAh大電池,手機的邊框超細(好像只剩下螢幕),相機配備多點對焦+光學防手震,而且還請來相當有福相的 Selina 做代言人(<– SHE 代言的手機似乎都賣的不錯),相信 LG G2 已成為許多人今年第四季的購機首選之一。相信在看了那麼多廣告(優點)後,購物欲望很容易讓人變成發情的公狗,想當散財童子,但別忘了沒有產品是完美的,花生油可能沒半粒花生、米酒也不一定會有米…,此刻不仿補充一點負面的資訊中和一下自己的情緒,請看我整理的:不要買 LG G2 的理由
1. 電源鍵、音量鍵做在後面,符合人體工學?
LG 說他們發現不管你習慣左手、右手拿手機,食指都會放在手機背面,因此特別將這些最常使用的按鍵設計在背蓋,這也成為 G2 的最大賣點「前所未鍵」,因為從來沒有廠商這麼做過!但我覺得這跟內衣外穿一樣,大膽、前衛、與眾不同,但不是很方便,理由如下:
除了像Galaxy Note 3或Xperia Ultra Z那樣超級大的手機外,我看到多數人自然握住手機時,其實食指是放在側邊,而不是LG G2廣告宣傳中的背面。
實際用食指按壓LG G2的按鍵時,我發現手的姿勢要稍微彎曲,才能配合食指碰到音量鍵,不是很自然。
用食指出力按音量鍵或電源鍵時,手會稍微多出一點力握住手機(可能是怕手機掉落),用按鍵在側邊的手機則不會有這種感覺。
2. KNOCK ON 的問題
把電源鍵設計在背面所造成的不便相當明顯,不過 LG 也有補償方式,就是 KNOCK ON 功能:敲擊螢幕兩下,即可喚醒手機,或進入待機模式。實際,使用時感覺真的很靈敏,不像 Galaxy 系列的Smart Scroll (追蹤眼球技術) 那麼雞肋,但這也有些缺點。
如果整個螢幕被APP的資料占滿,很抱歉,你敲在多次,也不會進入待機模式,這時候必須要敲擊上方的狀態列才行。
有網友反應,待機時,只是將手機握在手上(沒有敲擊、手指頭接觸到螢幕),稍微晃動一下,LG G2 也會自動開啟。
3. 食指容易去摸鏡頭
LG G2 的設計真的是「前所未見」,把最常按的三個按鈕(電源、音量x2)都放在鏡頭的旁邊,使用的時候,我發現食指偶而會不自覺的從鏡頭滑下去,直到鎖定電源鍵的位置時才停止,剛好就把指紋留在鏡頭上,如果手上剛好有髒污,那就得常常擦拭鏡頭,增加磨損刮花的機率。
4. 要轉到背面才能調整音量
放在桌上播音樂時,要把手機拿起來,轉到背面,才能使用實體按鍵調整音量。雖然下拉式選單裡的音量bar也可以調整,不過那樣的方式都不夠直覺。
5. 邊框超細:螢幕似乎不太堅固
LG G2 的邊框超級細,幾乎是犯規的那種,但這也代表它的螢幕被外力的衝擊更直接,較無緩衝,這樣的螢幕堅固嗎?掉落在地上螢幕會不會容易裂開?這些問題 Android Authority 網站做了三種掉落測試(LG G2 drop test: how durable is a thin bezel?),給大家參考:
(2) 底部:螢幕的玻璃由撞擊處裂開,往中間擴散,使用起來已經產生問題。
(3) 正面:螢幕似乎沒有產生新的裂痕,但步驟(2)原先產生的裂痕更深了,電源鍵按了也沒辦法
注意:本站無法對上述 Android Authority 網站的內容真偽做查證,請大家自己判斷,最直接的方法是買一台來照著做,確定沒事後,再買一台來用,只是你得多花一倍的錢,不一定划算。
6. 還有邊框更窄的手機
LG G2 的邊框窄到只有約 3mm,我原本以為是最窄的,但其實 Pantech Vega Iron 更窄,只有 2.4mm,如果你是「窄邊框控」,可以多比較別的。原本我以為 LG G2 是為了做到窄邊框,才把按鍵設計在背面,但其實更窄的 Pantech VEGA IRON 卻能維持按鍵在側邊,所以 LG G2 這次應該是為了打響名號,才特意做了如此大膽的設計。
圖片來源:Pantech 官網
7. 很不平衡
如果你喜歡Sony Xperia Z今年那種平衡的感覺(簡單講就是對稱),那LG G2 你大概不愛,因為整就外型來說,他非常不對稱。正面上窄、下寬,頂部圓弧、底部平整,背面的弧度還分兩種,整體而言看起來就是不平衡,甚至有點怪的感覺。
8. 沒有擴充記憶卡(韓國版有)
目前國際版(台灣賣的這款)的 LG G2 內建記憶體有 16G 或 32G兩種,其實都還夠意思,不過韓國版的更猛,直接給32G 之外,還可以擴充記憶卡至 64GB。 LG G2 韓國版官方網頁:請點這裡
【GOOGLE提供的廣告】
9. 不能換電池(韓國版有)
很多手機都不能換電池,這點算是老梗了,其實本來我也不想寫,但是 LG G2 的韓國版偏偏就可以換電池,所以在這裡特別強調一下,韓國人跟日本人一樣,都是把好東西留在國內。台灣人則剛好相反,好東西出口拿去賣,髒東西國內自己消費,最近更猛,打算「開放電子廢棄物進口」來污染自己的土地,我只能說這些業者真厲害,能讓環保署動起來,推動這樣的法案,若我是公務員,才懶得管勒,準時下班玩耍先。
話說回來,LG G2 國際版的電池為 3,000 mAh,比韓國版的2,610mAh還要多了一些,算是種彌補,不過如果可以換電池那就更棒。
10. 拍照時音量鍵控制遠近,容易擋住鏡頭
G2 的相機功能裡,可以設定「音量鍵控制遠近」,如果是音量鍵設計在側邊的手機,這功能用起來會很自然,就像用一般的傻瓜相機一樣Zoom in/ Zoom out,但 LG G2 的音量鍵設計在後面,而且在鏡頭旁邊,用起來的感覺非常的瞎,按壓的時候食指容易遮住鏡頭,畫面變為一片黑暗。
11. VR 全景,不容易成功
奇怪,我試了好幾次,拍出來的照片總是破圖、移位、沒接好,這功能很炫,但還是得經得起消費者的考驗才行,否則只是噱頭而已。
12. 虛擬觸控按鍵,占用螢幕寶貴空間
5.2 吋的螢幕,比一般的五吋多了0.2,但別太高興,它的控制鍵改成螢幕觸控式的,會多占用一條空間。
13. 1300萬畫素
LG G2 搭配 1,300萬像素,而且有光學防手震,加上多點測光,這應該是市場上第一隻這樣的產品,但如果你是像素控,一定要最高的,還有其他選擇可以考慮。
LG G2 畫素 1,300萬
Xperia Z1 畫素 2,070萬
Lumia 1020 畫素 4,100萬
14. 有光學防手震,但效果沒有 Lumia 920 顯著
LG G2 的光學防手震 (OIS) 技術屬於第3級(大約等於 8 倍快門速度),去年推出的 Lumia 920 的 OIS 則是屬於第4級(大約等於 16 倍快門速度),當然G2的效果就會差Lumia 920一些。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稍微移動一下,相機就會重新對焦(對焦跑掉),有時候還挺麻煩的。
15. 廣告有虐雞的嫌疑
這是 LG G2 在美國的廣告,主人帶著雞從事不少極限運動,雖然這隻雞在鏡頭前沒慘叫,但我們不是雞,無法知道她內心是否恐懼,我合理的懷疑,這有虐雞的嫌疑,喜歡雞的朋友,可能會有反感。還有,雞頭上的camera所拍出的照片,應該跟 LG G2 的光學防手震無關,朋友們還是多注意一下廣告的合理性,不要被牽著走。
16. 搭配最新CPU,但仍會有「等待」的感覺
雖然LG G2 搭配了最新的CPU:Qualocmm Snapdragon 800 2.3GHz 四核心處理器,但在切換APP時,尤其是較耗資源的相機或網頁瀏覽器A,切換回主畫面時,都需要等一下,不是很流暢。想要感受極速CPU的朋友,要有一點心理準備。感覺起來搭配相同 CPU 的 Xperia Z Ultra 在效能上表現的比較好。
請參考:不要買 Xperia Z Ultra 的理由
17. 可聽 Hi-Fi 音質,但不能外接記憶卡,所以幾乎無用
最近越來越多手機支援 Hi-Fi 輸出的音質(24bit, 192KHz 音頻輸出),這音質的取樣頻率比CD還要高,幾乎是專業的等級,但這樣的檔案不是一般的MP3可以處理的,必須要使用無損的檔案(例如最原始的WAV檔案),通常一首歌至少100MB以上,有的甚至到500MB或是得用一張DVD來裝才行,以LG G2最多32GB的內存來說,要享受一系列的 Hi-Fi音樂,幾乎是不可能,此功能成分噱頭居多。
18. Selina 的髮型
SHE 的 Selina 我還蠻喜歡的,不過這次代言 LG G2 為何髮型會被搞成這樣,感覺很叛逆的樣子,這也許是這產品希望帶給你的感覺「與眾不同」。如果你喜歡的是穩重、經典、低調,那LG G2 或許不是你的菜。 Selina 用一般髮型就行了!
19. 還有CP值更高的手機:小米3 ?
很多人都說 LG G2 是目前 CP 值最高的手機,這點小米手機創辦人「雷軍」(=雷柏斯)可能不會同意,之前在小米3發表會上說要完爆 Galaxy Note 3,LG G2 他應該也看不上眼,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之前寫的:不要買 小米3 的理由 (上)
不過「小米3」有點像是期貨手機,發表的轟轟烈烈,但實際上你可能要半年過後才可能買得到,硬是不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不是很可取。LG G2 則是可以在中華電信各大門市均可購買,試機也很方便。
** 下面這三點 END 1.~3. 是重複的,看過的朋友可以略過,沒新的東西**
(過一陣子,我會把以下這幾點作延伸後寫成一篇文章,敬請期待!<– 寫好了,還在修)
END 1. 「想要」不等於「需要」
你 會產生「想要」的感覺,其實是因為它們的廣告和行銷打的好。還是理性一點,仔細想一下到底自己真的是否「需要」。如果你已經有了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 平板電腦,上班(或上課)時又可以隨時上網,其實真的不需要買一台 LG G2 這會占用你異常珍貴「什麼事都不想做」 的時間,漠視「需要放空」的需求,輕者得到資訊焦慮症,重則破壞家庭幸福,小心阿!
END 2. 沒事找一堆APP裝忙
閉 上眼睛想一想,那些APP,它們真的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一天到晚研究如何讓手機更省電,意義在哪?約會時男女各自盯著自己的手機,這算約會?常聽同事抱怨:『平常上班已經很忙了,沒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ex: 組團、跳舞、跑步、騎腳踏車、演舞台劇、交男女朋友…),生活好空虛,人生,真的只是上班賺錢嗎?』你裝了一堆APP,只會讓自己更加忙碌,但是卻不 會有什麼實質的收穫,還是多找一些可以走出去的活動參與吧!
END 3. 薪水沒漲
而且現在什麼都漲,但是我們勞工的待遇確倒退到15年前的水準,年輕人的第一份薪水還被壓到新台幣22K以下,你也可以考慮先把錢省下來,供必要的支出使用,不買它,對生活一點影響也沒有。
延伸閱讀:(1)誰在剝削勞工? from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2) 揭露22K
結論
整體而言 G2 目前在買的到的5吋手機中,不論是價格或性能,都俱有相當高的競爭優勢,像是支援LTE、最快的CPU、光學防手震、大電池、省電功能等,是站得上台面的機子。只是,它的後置按鍵真的非常怪,能否突破消費者的心防,經得起長期舒適的使用考驗,我想這還是很大的問號,至於上述其他依據我個人偏見所歸納的缺點,如果有任何一項你無法接受,那 G2 大概也不是你的菜,繼續找吧,Good Lu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