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鐘熱度部落格在此聲明:(1)文中所述產品相當優良,標題圖片打一個大叉,是為了凸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專寫不要買的「理由」,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 若有引用或描述錯誤,請留言告知,將予修正。(2)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心得分享。(3)若文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讀者您的購買決定,照慣例,三分鐘熱度部落格與本文作者概不負責。
三分鐘熱度《不要買的理由》系列文章列表,快速連結:請點這裡
6月中旬聽到 Intel 公佈第四代 Core 處理器(代號 Haswell),我簡直是喜出望外,它宣稱可將原本Ultrabook約6小時的電池續航力一舉提高到近12小時,而且運算效能不變,大幅拉近筆電與平板的距離,對長期使用筆電確飽受電量不足的我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阿,趕緊來研究看看!
到處詢問下才知道,目前市面上已經開賣,使用第四代處理器的輕薄型筆電,除了Macbook Air外,就只有Sony Vaio Pro 11/13,他們是Intel的早鳥客戶,先拿到貨。在台灣,Macbook Air 還在等電磁相容測試(EMC)的核准,在未核准前暫不能發售,Sony則已經開賣了,最近宣傳特別多,相信讓很多人心癢難耐,本站則相當有榮幸,自己借到了一台Sony Vaio Pro 13 (型號:SVP13213CW)來做測試,如果你正考慮購買,可以先參考看本篇「不要買的理由」,來作為購物前的參考。
1. 四個角落很「尖」
這幾年在APPLE的帶動下,電子產品在外觀設計上有一個趨勢,就是要摸起來很「圓潤」,打廣告的時候會說:Nature、符合人體工學、像鵝卵石、舒服…等等,各家廠商一窩蜂作出類似的東西,你抄我、我抄你…不亦樂乎。
不過,昔日的電子巨擘Sony在設計上,一直以來都走自己的路,像這台Vaio Pro 13就是另一個經典,已經很久沒有碰過這種筆電了,四個角落做的很尖,握在手上會有刺痛的感覺,時時提醒我任何產品都是有風險的。
2. 觸控螢幕用處不大
如果你跟我一樣,筆電的最大功能是用來工作、產出,那一定也會覺得雙手儘量保持在打字的狀態最有效率,鍵盤+滑鼠板就能搞定一切,不太會舉起手來碰螢幕。Vaio Pro 13 搭配了觸控螢幕,對我用處不大,但因為偶而還是會碰一下,螢幕變得容易髒。
3. 滑鼠觸控板不靈敏
但使用時我仍常舉起手指來觸控螢幕、滑動網頁,這點好像與上一點矛盾、自打嘴巴,其實我是被逼的,使用兩根手指頭在觸控滑鼠板上操作、捲動網頁時,會發現無法人機一體,常常手指動了,頁面卻慢了好幾拍才動,我動、敵不動,只好用觸控螢幕。但這也有可能是Windows本身的問題,不能全怪Sony。
4. 在滑鼠觸控板上「往右滑動」,很容易變成「切換APP」
Windows 8 有一個功能,就是將手指從滑鼠板的左外側往中心滑動時,可以切換正在使用的APP。在使用Sony Vaio Pro 13的過程中,即便我不這麼做,僅手指在滑鼠觸控板中隨意挪動,也時常切「換APP」,令我嘖嘖稱奇。
5. 滑鼠觸觸控板竟然可以由下方按壓
我猜Sony Vaio Pro 13 為了做出輕量化,在結構上做了不少妥協,滑鼠觸控板就是最好的例子,從筆電下方往上按壓滑鼠觸控板(下圖紅色框框處),竟也有點壓的感覺、可以操作,平時放在桌上使用不會怎麼樣,但當你握在手上操縱時,就容易產生誤動作了。
6. 整體感覺鬆散、不牢靠
剛拿到手時,只覺得這台真的很輕(只有1.06公斤),原來是使用了「碳纖維」做材質才能夠達到如此境界,雖然Sony在官網說它俱備了「前所未有的強固性」,但對我而言Sony Vaio Pro 13握在手上其實相當「軟」,購買前不妨照我的方式測試一下:
(1)稍微捏一下,機殻就會往內凹。
(2)鍵盤的部分用手指輕輕往下壓,會發現整個板子都在往下凹,這也提醒我打字要輕一點,不能太激動。
7. 電池續航力普通
官網的規格表中透露,這台最長可以使用8.5個小時,當然那是實驗室的數據,實際用下來其實差不多4個多小時就需要充電了,這跟我想像中第四代Intel Core處理器能讓Ultrabook使用超過12小時,有相當大的差距,我看出門還是得攜帶變壓器為妥。
不過Sony也是很貼心,有販售專用的第二電池(型號:VGP-BPSE38,才290公克),讓使用時間大幅增加,不過要價新台幣4,480元,不便宜。
8. 光源感應器位置欠佳
光源感應器的妙用在於「螢幕的亮度會隨著環境光源自動調整,從而達到節能與觀賞舒適的效果」,乃優良Ultrabook必備功能之一,一般而言這個感應器會配置在螢幕前方Camera的位置,讓人不易察覺。
Sony Vaio Pro 13 也有配備光源感應器,但他的位置卻是在鍵盤的左前方,ASSIST鍵的旁邊,當我的手因為滑鼠觸控板不靈敏,必須三不五時舉起來觸控螢幕時,螢幕的亮度竟也隨之改變,原來是我遮住了它,這螢幕亮度忽暗忽亮的體驗,讓我用沒多久後就把這功能關掉了。
9. 背光鍵盤,沒有快捷鍵可關閉
背光鍵盤幾乎已經是高級筆電的必備規格之一,Sony Vaio Pro 13 也有,但它在鍵盤上沒有快捷鍵可以開關,必須要到軟體上作設定。
10. 記憶體4GB,無法升級
相信大家從幼稚園的時候就知道,電腦跑的順不順跟記憶體的多寡成正比,這台基本配置4GB記憶體,而且是極限了,別做太多吃資源的事情,例如開一百個網頁,免得卡頓。
11. 搭配128GB快閃記憶體,但實際只能使用106GB
規格上顯示這台容量為128GB,但系統備份以及為了優化所保留的空間佔用了近22GB,實際可用空間為106GB,需要更多的空間,得插一張大容量的SD卡才行。
12. 可以使用NFC,但無法傳輸照片
Sony在今年推出的產品,幾乎都有NFC,應用大多是在音樂播放與喇叭/耳機的配對上,如果你想用Xperia Z 的 Beam來傳輸照片至Sony Vaio Pro 13,這是不行的,反之亦然。
此外,去年底HTC Butterfly推出時捨棄了NFC,說是台灣沒有足夠的應用,因此不需要,這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就目前來看NFC的應用很多啊,光音樂裝置配對就是一大亮點。
13. USB 只有兩個,而且都在同一側
如下圖,這台只有兩個USB孔,而且都在同一側,有點擁擠,不適合插太大的裝置。
14. Windows 8 難用
如果你覺得Windows 8很難用,那這件事情絕對不會因為這台 Ultrabook 是 Sony 做的而有任何改變,至於 Windows 8 難用的地方在哪,這得專門些一篇文章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總之就是使用時偶而會罵髒話就是了。
15. 碳纖維機殼減弱Wifi 接收力?
拿著Sony Vaio Pro 13到房間使用,距離 Wifi 發射器約10公尺、中間隔了兩塊磚厚度的牆,但訊號接收卻時好時壞,同時間使用的Eee PC卻很正常,感覺很怪。一查之下,發現網路上很多「碳纖維機殼減弱Wifi接受力」的言論,這我無法下定論,請各位自己判斷吧。建議 google 關鍵詞「Sony vaio pro wifi issue」,參考網頁請點這裡。
結論
Sony Vaio Pro 13 雖然角落過於尖銳,握感不佳,但它極度輕薄,採用最新的第四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效能與畫面的處理都很優秀,外型設計上又很 Sony,與眾不同,價格上與主要競爭對手 Macbook Air 差距不大,也是今年購買 Ultrabook 的首選之一。不過我得提醒各位,想要不代表需要,有實際需求的支撐、以及瞭解可能的缺點後再下手,這台用起來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