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的臉書跑出LG Optimus G的廣告,以前很少注意他們家的手機,因為我一直認為LG(Life is Good)做冰箱比較厲害,但是因為這次Google最新款Nexus 4輪到LG操刀製造,所以新的旗艦機種Optimus G也許很有看頭。點進官方網頁研究了一下,發現規格也挺高的:4核心、2G Ram、1300萬畫素…,該有的都有,也是一款相當不錯的機,優點跟特色請大家去LG官網上看吧,以下要寫的是我認為不要買的理由,希望對需要購買的朋友會有所幫助。
1. Optimus G 在台灣上市時間稍慢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Optimus G最早於2012年9月19日推出,南韓、日本大概在2012年10月就上市了,LG隔了四個月才在台灣行銷這款,稍微慢了點。
2. Optimus G Pro 要推出了
接續上點,而且LG在2月的時候已經宣布有更新的Optimus G Pro要推出(配備眼球追蹤技術),這不就是在告訴我們要買新的版本嗎? 你可能會面對同樣是G系列,但是有很多功能卻只在Pro有,對這點很在意的人可以先觀望一下。
3. 握起來不夠圓潤
LG去年Optimus走方正系列,像Optimus Vu那樣四四方方,看起來很怪。Optimus G稍微好一些,在四個角落做了圓弧的設計,但跟iPhone 5、Galaxy S3比起來,Optimus G 握起來仍然不夠圓潤,不太舒服。

4. 太大
4.7吋的手機從2012年開始流行,One X跟Galaxy S3都是類似的尺吋,一位朋友(嬌小的女生)也跟上那波流行買了One X,用了快一年,她說:「下次要買手機,我要買小一點的,這太大了。」當然,這只代表她個人的意見,不代表所有嬌小女孩的想法,大家自己斟酌。
相對而言,iPhone 5 標榜的就是單手可以方便掌握、操控,大家可以考慮,請參考:不要買 iPhone 5 的理由
5. 太小
大尺碼手機扛壩子「三星」所推出的8吋平板Galaxy Note 8.0 可以打電話,而且可以把整個臉遮住,比Galaxy Note 2遮住半邊臉更厲害。如果你尋求的是數大便是美,那這4.7吋的Optimus G就不用看了,也可以順便考慮5.5吋的Optimus G Pro。或是在等一陣子,照這趨勢發展,智慧型手機至少可以擴展到像當初黑金剛那樣的大小,而仍然受歡迎。
6. 電量相對較少,不可換電池
Optimus G的電量只有2,100mAh,這規格跟去年推出的HTC One X+相同,對於功能這麼強大的Optimus G來說肯定不夠,而且不能換電池,如果無法接受就看別的吧。
iPhone 5 1440 mAh
HTC ONE X 1800 mAh
HTC J 1810 mAh (可換電池)
Lumia 920 2000 mAh
HTC Butterfly 2020 mAh
Galaxy S3 2100 mAh (可換電池)
HTC ONE X+ 2100mAh
Optimus G 2100mAh
Padfone 2 2140 mAh
HTC ONE 2300mAh
Xperia Z 2330 mAh
Galaxy S4 2600mAh (可換電池)
Galaxy Note 2 3100 mAh(可換電池)
Moto Razr Maxx 3300 mAh
7. 台灣版不能擴充記憶卡,美國版可以
這台搭配的ROM為32G,但扣除系統已經使用的部分,實際可用空間約25G,而且台灣版的Optimus G不能擴充microSD,無法接受的人可以考慮Galaxy S3等可外接記憶卡的機種。附帶一提,美國版的Optimus G可擴充microSD(如下圖),最高可達64G。

8. Qslide多工視窗邊看影片邊上網,仍有所限制
那影片必須要是自己錄的,或是從別處下載的影音檔案,你邊看Youtube邊上網是不行的。而且,這螢幕已經這麼小了,把多重螢幕當作特色,這應該只是廣告語言,我個人認為不實用。當然,我測試的時間無法很長,否則店員會一直來問我要不要買,也許是有功能埋藏在選單深處,請要買的人好好確認囉。
9. Quickmemo:用手指寫字不方便
Quickmemo的功能標榜可以在任意的狀況下把螢幕當成便條紙書寫,方便抄寫電話號碼等。實際測試時發現:
(1) 用手指在螢幕上畫,會把字寫得很大,要特別細心或慢動作才能寫出完整的一組10碼手機電話號碼。
(2) Android手機的桌面幾乎都是滿滿的APP或是小工具,當字疊在上面時,其實不太容易閱讀。
(3) Youtube看到一半開啟Quickmemo,影片就暫停了,而且再次切換至Youtube時,得重新開始看。
因為這項特色而打算購買的人,請確認對於自己是否真的便利。
10. TIME CATCH SHOT 時間捕捉拍攝功能:就是4秒拍5張。而且Optimus G最多只能6連拍。
這功能的描述為:「在你按下快門的瞬間,會同時幫你拍下前後兩秒間所產生的五張照片,獨有的回溯功能,讓你輕輕鬆鬆就能拍出最佳照片。」這其實就是4秒拍5張的意思。
實際使用的時候會覺得按下快門後,系統處理怎麼這麼慢,拍完還得花時間選要留下來的照片,挺麻煩的。真的在活動現場根本不可能這樣,不如就來個無限連拍,回去再慢慢挑。但可惜的是,這台最多只能6連拍,其他的機種HTC One X可以99連拍,Xperia Z 可以無限連拍,大家可以多比較。
請參考:不要買 htc One X 的理由
11. 前相機只有130萬畫素
前相機畫素只有130萬,喜歡用前相機自拍的朋友,就需要慎重考慮了。它不像HTC Btterfly有那麼強悍的前相機自拍功能。
請參考:不要買 HTC Butterfly 的理由
12. 沒有HDR錄影的功能
HDR的技術簡單講,就是把較亮與較暗的照片合成為一張較適合的照片,當然畫面顏色失真在所難免,Optimus G有 HDR拍照功能。
除了拍照外,HDR還可以應用在錄影上,Xperia Z、v新HTC One都有這功能,Optimus G則是沒有。
請參考:不要買 Xperia Z 的理由
13. 沒有獨立快門按鈕
這台的相機有1,300萬畫素,相機功能也是一大亮點,但是卻沒有獨立的快門按鍵,如果你曾用過Sony Xperia S、Lumia 920、HTC 8X…等有獨立快門鍵的手機,會覺得那非常方便,不需要滑動螢幕,就可以快速切換至相機模式。
14. 電源鍵在右側上方,音量鍵在左側上方
我測試的時候,電源鍵跟音量鍵常常會一起按到,手感蠻奇怪的,而且三不五時就會變成拍攝螢幕畫面。

15. 台灣版背面鏡頭突出機身,美國版的不會
相機突出機身的經典應該是HTC One X那座小火山,Optimus G雖然沒那麼誇張,但也蠻明顯的,使用上要小心保養,否則相機邊緣容易刮傷,這裝了保護套應該就沒問題,但是廠商應該不會送保護套。
此外,美國版的相機是與背面整個貼齊(如下圖),沒有做稍微內凹的設計,這也得放保護套,否則容易刮傷。這差異可能在是台灣版的相機為1300萬畫素,鏡頭體積較大,美國版的相機只有800萬畫素,鏡頭體積可以做的小。

16. 台灣版的 Optimus G 沒有 NFC?
LG Optimus G的台灣官方網頁並沒有顯示配備NFC(如下圖),但我在其他手機網站上卻看到有NFC的規格,真奇怪,知道的網友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我可以確認的是美國版的有NFC。
(過一陣子,我會把以下這幾點作延伸後寫成一篇文章,敬請期待!)
** 下面這三點 END 1.~3. 是重複的,看過的朋友可以略過,沒新的東西**
END 1. 「想要」不等於「需要」
你 會產生「想要」的感覺,其實是因為它們的廣告和行銷打的好。還是理性一點,仔細想一下到底自己真的是否「需要」。如果你已經有了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 平板電腦,上班(或上課)時又可以隨時上網,其實真的不需要買一台Optimus G這會占用你異常珍貴「什麼事都不想做」 的時間,漠視「需要放空」的需求,輕者得到資訊焦慮症,重則破壞家庭幸福,小心阿!
END 2. 沒事找一堆APP裝忙
閉 上眼睛想一想,那些APP,它們真的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一天到晚研究如何讓手機更省電,意義在哪?約會時男女各自盯著自己的手機,這算約會?常聽同事抱怨:『平常上班已經很忙了,沒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ex: 組團、跳舞、跑步、騎腳踏車、演舞台劇、交男女朋友…),生活好空虛,人生,真的只是上班賺錢嗎?』你裝了一堆APP,只會讓自己更加忙碌,但是卻不 會有什麼實質的收穫,還是多找一些可以走出去的活動參與吧!
END 3. 薪水沒漲
而且現在什麼都漲,但是我們勞工的待遇確倒退到15年前的水準,年輕人的第一份薪水還被壓到新台幣22K以下,你也可以考慮先把錢省下來,供必要的支出使用,這台目前要價台幣18K,不買它,對生活一點影響也沒有。
延伸閱讀:(1)誰在剝削勞工? from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2) 揭露22K
小結
LG Optimus G大致上延續去年旗艦款手機該有的規格,各項功能都齊備,可以打電話、上網、打Line、玩Game、上Facebook…,不過在台灣上市的時間稍微有點慢,所以跟目前的高規格旗艦相比有很大的落差(ex: HTC One、Galaxy S4、Xperia Z),但售價似乎也比較便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對以上任何一點絕對無法接受,那可以多多比較再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