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an Speed 2 慢跑水壺腰帶

Nathan Speed 2 慢跑水壺腰帶

去年此時,三分鐘熱度在「跑步訓練指南」系列文章中介紹了一款手握水壺 (NATHAN SPRINT HANDHELD HYDRATION),Nathan這家廠商標榜人體工學,那款水壺體積小巧、我用的很愉快,它很適合短距離的訓練。
但是隨著跑步距離逐漸拉長、路線的多元發展,我要帶手機(聯絡用)、GPS手錶、現金、鑰匙、緊急狀況小紙條、以及更多的水,因此擁有置物空間的多功能腰帶水壺,就成為我這階段的目標。最後我找到Nathan Speed 2,先前已經在「跑步路線介紹: 首富之路」一文亮相,現在心得累積夠多了,來跟大家分享:
DSC_6805
◎本部落格在此聲明,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使用心得分享。

產品名稱:Nathan Speed 2 (← 官方網頁)

售價:目前(2012/4/6) Amazon開價約25美金,台幣大約750元左右。
特色

官網的特色大略是以下這幾點,接下來會照這個順序介紹並附上我的心得。

1. 魔鬼沾鬆緊腰帶

2. 三種尺寸:SM 26-32”, MED 32-38”,  LG 38-44” (鮪魚肚再大也不怕)

3. 兩個 300毫升的水壺、一體成型水壺抽換架

4. 前方防水小夾層(可放鹽巴、止痛藥)

5. 後方置物袋

6. ID聯絡卡 (緊急醫療狀況使用)

7. 透氣靠腰

8. 前/後方反光材質

9. 重量:230公克。
DSC_6809

要戴在那邊?

原廠的說明標籤上表示,請嘗試多個位置,一般而言是繫在中低腰處。我自己的建議是繫在腰間骨頭突出部下方,那個位置上,腰帶較不易上下搖晃,將水跳動的影響降到最低。
DSC_6807  

這是我在跑「首富之路」那天,穿起來的樣子,背後兩個水壺好像手榴彈,蠻酷的。 以下我就依照上面的特點,逐一介紹,Let’s Go!
IMG_1198 

 

1.魔鬼沾鬆緊腰帶

這魔鬼沾的長度一邊12公分,另一邊16.5公分,可以拉的很緊。

IMG_1264

 

2.三種尺寸:SM 26-32”, MED 32-38”,  LG 38-44”

魔鬼沾的另外一面有Size的標籤。我的腰圍應該是要買MED,但實際試穿後,我買了LG的尺寸,買腰帶跟買衣服一樣,還是要試穿比較準,不要以為有鬆緊帶就一定合適
IMG_1266

 

3. 兩個 300毫升的水壺、一體成型水壺抽換架

因為有兩罐水壺,你可以選擇其中之一裝運動飲料,補充礦物質用。
IMG_1285 

這水壺抽換架是矽膠做的,有彈性不會硬梆梆,跟腰帶連在一起。行進中間抽換水壺很順手。
IMG_1280 

 

4. 前方防水小夾層

官方的網頁表示,這防水的小袋子主要是用來放鹽巴袋、藥物(止痛藥、心臟病藥…等)。
DSC_6810 

打開的樣子,放鑰匙跟零錢也是可以的。
DSC_6811 

 

5. 後方置物袋

後方置物袋有兩層,外層可快取物品,我都拿來放手機,在放幾個能量果凍也是可以的。

DSC_6806

【GOOGLE提供的廣告】




一般的小手機(包含我目前還在服役的Sony Ericsson K618i)都可輕鬆置入,Smart Phone塞不進去。(ps:有網友表示像iPhone大小是放的下的,請自行斟酌)
IMG_1260

內夾層還有一個魔鬼沾可以固定,這邊我都是放錢、信用卡、海外跑步旅遊時緊急聯絡之小紙條。右方有個「ID聯絡卡」可以抽出。
IMG_1274

6. ID聯絡卡
後方置物包右上方寫著「ID」兩個大字,這是除了人體工學外,最具有人性的設計,當你昏厥倒地、遭逢意外事故時,這醒目的大字能立即提醒醫療人員:我的緊急聯絡方式在這裡
DSC_6805

將後方置物袋內夾層的ID卡抽出,上面可以填寫緊急醫療狀況時需要的資訊(你的姓名、住址、電話、緊急聯絡人),這張卡背面是空白的可以寫簡單的醫療資訊(例如:血型、心臟病、高血壓….)。
IMG_1272 

7. 透氣靠腰
IMG_1262

網狀的透氣靠腰,穿戴起來很舒服,不會有悶熱感。跑完一小時候,這個部分都是濕的(行進之間我沒感覺),看來背部的汗會聚集在此。
IMG_1263  

8. 前/後方反光材質
我在昏暗的廁所內,打閃光燈拍攝下面兩張照片,很明顯的看到前後方各有一片反光材質。

IMG_1276

這是安全的是設計,但我不建議在黑夜中跑步。
IMG_1277  
  

9. 重量:230公克
腰帶加上空的水壺重量約230公克,但是加滿水跟雜物後,整體重量約為1,000公克,起跑時有些壓力,但是水會越喝越少,負擔也會減輕。
DSC_6813  
DSC_6816 

以下是你可能會想到的問題
Q1: 水喝完後,少了重量的空瓶子會不會容易掉出來?
答:不會,我測試的過程中,刻意先把一瓶喝完,空的那一瓶在跑完一個半小時後,還是好好待在那。

Q2: 要先喝左邊還是右邊的水壺?
答:為了身體的平衡,我建議左右平均喝完。在測試的過程中,我刻意喝先喝完一瓶,之後的確微微感受到另一瓶在某一邊的重量,這感受應該可以忽略。但我曾經聽過RunBare的講座,依他的建議,這些微的變化就長跑而言還是有影響的,因此我建議左右平均把水喝完較妥。

Q3: 水壺的材質是什麼? 是否BPA-free?

答:水壺下方寫著2號,但沒有三角形標章,所以我不確定這就是「HDPE/PEHD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此外,很多網頁都說這款是BPA-fee (沒有環境賀爾蒙),但是我在官方網頁沒看到,不敢肯定。
IMG_1279  

Q4: 缺點?
答:持本站「不要買的理由」系列文章的精神,這款缺點整理如下,無法接受的人千萬不要買:

1. 水只有600cc(= 300cc x 2),對水量需求量大的人來講太少。(Nathan 還有出四個小水壺的,可達1200cc。)
2. 出水口不容易推緊,容易漏水。(這我遇到幾次,真的要推緊,才不會漏水
3. 置物袋放不下Smart Phone。(ps:有網友表示像iPhone大小是放的下的,請自行斟酌)
4. 水壺不容易抽取。(這點我是在Amazon看到的,少部分的人會有這種感覺)

結論

總結一下,這款腰帶雖然只有但300cc水壺兩個,但就因為它小巧,可減少大水壺容易晃動的缺點,此外價格不貴,材質耐操,用上好幾年甚至當傳家寶應該不成問題,我自己跑1~2小時內都覺得足夠。這跑步小物,我是推薦的。
◎本部落格在此聲明,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使用心得分享。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




Author: 廚餘嫂

正職為遊樂園鬼屋演員(派遣工);興趣:跑步、彈鋼琴、騎重機;喜歡瑞奇馬汀的每首歌;喜歡的書籍是道德經及猛男寫真集。2020年之後,終於發現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收集與發酵廚餘。

有什麼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