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鐘熱度部落格在此聲明:
(1)文中所述產品相當優良,標題圖片打一個大叉,是為了凸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專寫不要買的「理由」,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若有引用或描述錯誤,請留言告知,將予修正。(2)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心得分享。(3)若文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讀者的購買決定,照慣例,三分鐘熱度部落格與本文作者概不負責。
代言人是褚士瑩,但他不會告訴我們這支缺點在那邊
人,不是完美的,所以「人所製造的商品」絕對也不是完美的。廣告永遠在告訴你產品有「哇厚嘟哇厚」。商人重金禮聘明星,請他們在電視上拿著產品,用高超演技表演「有了它人生夫復何求」的表情給你看。明星拿個產品在電視上傻笑,就代表這產品很好。
那我想請問一下褚士瑩,這隻手機真是完美的嗎?如果不是的話,那它的缺點是啥呀? 怎麼沒有寫在你的經驗分享裡呢?你是不退縮的優質文人嘛,來來來,講一下這支有什麼缺點,說來聽聽……
資料圖片來源: Samsung GALAXY Note台灣官方網頁
如果愛一個人,要接受他的缺點,那買一個產品時也是。購買前先摸清產品的缺點,可以預防荷包失血、遭客服羞辱導致心理受傷的可能,也能間接減少浪費,保育地球珍貴的資源。
以下是三分鐘熱度整理的缺點,祝福大家都買到真正需要的產品:
1. 這是個附加電話功能的「筆記本」,不是手機
我對手機的定義,是「可以放在口袋,而幾乎忘了它的存在」。但Samsung 把這款定位在Smart Phone與Tablet的結合,創造出新的分類叫做Phablet,如果你打電話居多,不塗鴉、不作筆記,或喜歡拿紙寫字,那這個「筆記本」可能不適合你。
2. 太大,單手不容易拿,不適合手握著講太久電話
螢幕5.3吋,加上邊框後規格為 82.95mm(寬) X 146.85mm(長)x9.65mm(厚度),也許這樣說您感覺不到實際的大小。本次特地委託「三分鐘熱度LAB」來幫我們做個小小實驗:
首先在白紙上依照上述的規格,劃一個長方型。
與Samsung Galaxy Note相比的手機是 Sony Ericsson的K618i,Galaxy Note也實在太大了吧,兩倍有餘。如果你的手小,那握著這款手機講話,肯定會很吃力。
3. 一般的口袋放不下
很多人會隨身攜帶皮夾,放在褲子的口袋裡,另一個口袋放手機。
你看看下圖,跟一般的皮夾相比,Samsung Galaxy Note實在大多了,誰的褲子有這麼大的口袋呀? 再加上果凍套,把整台手機放在口袋裡,屁股肯定會腫得跟什麼一樣。隨身放在口袋裡,你有辦法很方便的走路、蹲下、短跑、彎腰、爬樓梯嗎? 就這點而言,我認為女性較不適合這台裝置。
4. 有點重
隨便抓幾隻手機跟GALAXY NOTE比一下重量,稍重。
Samsung GALAXY S II 約116公克
Nokia Lumia 710 約125.5公克
iPhone 約140公克
Samsung GALAXY Note 約178公克
DELL Streak Mini 5約220公克
【GOOGLE提供的廣告】
5. S Pen (感壓筆)劃快一點時,會感覺遲鈍?
看了幾篇國內、外的使用感想,使用者感覺拿S Pen來繪圖,劃稍微快一點時會感覺遲鈍,速度不夠流暢。這其實讓我有點訝異,因為這應該是Samsung GALAXY Note主打的特色,卻也是缺點之一。
資料來源: PCWorld Australia
6. S Pen 很細,不容易掌握
為了塞到機身裡,S Pen的筆桿做的很細,因此不容易掌握,寫久了容易痠。
7. 耗電
有網友反應,Galaxy Note上網的耗電量驚人,而且如果開了GPS或藍芽,很快就沒電了。
8. 電話音量很小
這一點本末倒置,這是電話,但原始的音量卻小,所以在戶外或開車時接電話,可能聽不太清楚。雖然可以上market,找App來加強音量,不過何苦呢?一開始就音量就作大一點不就好了嗎?
9. 搭捷運、搭公車時,不方便單手使用
因為Galaxy Note的大尺寸,必須要雙手操作。想像一下,搭乘壅擠的公車、捷運時,你必須要一手抓握把,維持平衡,所以操作上很不方便。
10. 解析度雖高,但許多舊APP不支援
Galaxy Note的解析度雖達1280×800,但許多的舊 App 目前仍然不支援。
11. 無法單手完成撥號/ 單手無法完成正常簡易操作
我的手不算小,大約剛好可以把籃球抓住,但要撥號時卻發現最右邊的369#字鍵,我都按不到@@。
左手握著Galaxy Note,在我大拇指伸長後竟按不到最右邊的Applications。
看完了以上的不便之處,如果你仍然它的優點所感動,那就証明你對Samsung GALAXY Note 是真心的,趕快把它娶回家吧!祝福你們長長久久,不要明年就喜新厭舊囉!
[後記] 2011/12/29 更新了 #6~#10 2012/06/08 更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