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有機會介紹我自己寫的書了。自從我戒了手機之後,我每天平均用手機的時間,還不到一個小時。我的生活突然多出很多時間,我就一直想著我要用這些時間來做什麼事,我希望是真正能讓我有感、讓我的生活變好、變快樂的事情。
這個答案很不容易浮現,因為我們都已經麻痺了太久了。但最後我還是想到了答案,那就是改造我家,使它真正變成一個能讓人休息的地方。
這幾年由於媽媽粉絲團盛行,大家都已經接受了家庭主婦/全職媽媽一份是工作,而且很累。所以,在每天的身體勞累、心理壓力的夾擊之下,我曾經也接受了這些結論:
「有小孩本來就是會很累…」
「家庭主婦就真的很辛苦…」
「小孩就是會這樣啊…」
當妳總是處在很累的狀態,每天只想要怎麼渡過這一天,妳就無法看到真正的問題。我的家為什麼使我很累、或是很無助呢?一個家會使妳精疲力盡的東西,乍看之下是勞務,但真正使你無法復原疲累的,是事事唱反調、不配合行動的小孩,他們在家爭奪權力,他們入侵我的私人界線,我在家總是必須一心多用,我無法專心做任何事,甚至包括講話跟煮飯。我沒有自由,無法放鬆、無法關機,無法做有益身心的休閒,更不要想癒療自己。
過去,我在家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因為我無法控制我家會發生的事情。不管我再怎麼事前規劃或預防,我小孩總是有方法搗毀我的計畫,我的心情很容易受影響,很容易生氣,連續好幾年的時間,我都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沒有辦法過我想要的生活,我只能一直忍耐到我小孩長大,期待到他們長大時,一切都自然會變好。
曾經我真的很恨我家的生活,當時被我小孩天天精神虐待,沒多久我的身體好像也啟動了保護自己的逃跑機制,我先是連續失眠、接著我想過逃家、裝病或離婚。跟小孩生活,漫長的忍耐與緊繃之中,我尋找過意義,一直自問每天這樣過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也挖掘過去,想著我究竟是怎麼長大的?我爸媽到底是怎麼改變我的行為?

不過,從小我除了被打罵之外,是真的想不出我爸媽還用了什麼方法。但我從年輕時就養成了習慣,遇到問題時,我就會去看書找解方。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跟小孩相處,直到我開始了解「界線」究竟是什麼。
「界線」曾是我自己前半生最缺乏的東西,缺乏界線會讓人在面對真實世界時,感覺很無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面對他人時,到底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該做到什麼程度,你得到的反饋,又將會是什麼?不管你的外表看起來如何,與人相處時,你的內心總是會覺得不安全,你也覺得自己總是無法融入現實之中。
當我開始使用「界線」的概念與小孩相處之後,我發現自己不累了,在家也不緊張,不會生氣了,我想用「辱罵、生氣、暴力」來改變我小孩行為的欲望,也神奇的消失了。
我找到一個保護自己的方式,對我小孩加諸在我身上的壓力說不,我的小孩也因為感受到界線的存在,他們在家裡的惡行惡狀減少,大人們回到家,也終於可以休息了。
現在,我的心情不受我小孩影響,我在家也擁有更多自由,在家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家終於成為一個可以讓人休息的地方。我自己,甚至還會覺得我能在家照顧孩子很高興,因為我終於可以教他們界線是什麼,因為那是我自己以前最缺乏的東西。
我改造我家的冒險過程,都寫在這本「三分鐘熱度的界線教養手冊」裡,教養書不用很貴,現在特價只要119元,給自己一個機會吧!上市期間還有抽獎活動,只要公開分享就可以參加抽獎喔! (活動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