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閒聊】自選曲


連續三年音樂教室的發表會,我都會遇到一個年齡跟我相仿的大媽,伊莎貝爾,大約50+,跟我同一個老師。前二年我都聽她彈西班牙的曲子,今年她彈了一首Scarlatti E 大調奏鳴曲。老實說這個Scarlatti是誰我都不知道,但聽起來很像巴洛克時代的東西。跟她之前常彈的西班牙音樂,相差很多,而且也沒有什麼連結。

疫情發生之後,音樂教室的學生明顯少了,因為教室隔間很小很多,又是密閉空間。疫情後,還會去上課的人,要嘛是本來就不怕死的人,要嘛就是真的很熱愛音樂的。

今年發表會只有不到十個學生上台,會後我就問了伊莎貝爾:

「為什麼妳會選這首曲子呢?」

伊莎貝爾回答:「因為老師拿給我彈啊!」

喔,是了,我有印象,老師每次介紹給我彈的曲目,我通常會推掉,然後自己找我喜歡的音樂,直接練完再給他改。

前二年老師介紹我的曲子,就是伊莎貝爾發表會上彈的西班牙音樂。老師因為在阿根廷長大,所以他專長的音樂都是西班牙作曲家為主。乍聽之下比較華麗,但是我卻聽不到起伏和轉折,感覺沒有複雜的情感。






如果你是學音樂的人,也早已經老到有自己的想法了,究竟你要拿什麼曲子來練?你是要聽老師的話,還是找自己喜歡的?

第一:
這時我就想起我一個同學,他每次去KTV都狂走音,從來沒辦法唱對,但是他總是唱很爽,如果有人笑他,他就會說:「走音又怎樣,我又不是要當歌星,我就唱爽啊!」。的確,像我們這把年紀的人,又不是要當鋼琴家,彈爽最重要。那你要怎麼才會知道,自己要彈哪一條曲子,才會有彈爽的感覺呢?

這時你就要去想像了。聽說看金庸武俠小說的人,很多人是無法接受鹿鼎記的,因為他們看武俠小說時,都會想像自己是裡面的主角,有那種英雄氣概、高強武功、身邊還有隨選美女,這樣才會看得爽。但是韋小寶這個角色太猥瑣,跟張無忌、楊過、喬峰等大俠相比差太多,所以很多人無法接受把自己代換成韋小寶的感覺,鹿鼎記也就變成「最不受大眾喜愛」的一部金庸小說。

莫札特 奏鳴曲

同理,鋼琴彈爽的定義,就是你可以想像,覺得自己彈的時候,你的表情、髮型、體態、坐姿、配上那台鋼琴的造型、還有週圍你所創造出的琴音、每一個細節、你彈出來的結果,所有的聲光效果合在一起的時候,然後別人正在看你那一幕,會覺得妳很美或是很屌嗎?然後你就會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首曲子了。多年來我都是基於這個凖則,來選擇我自己想練的音樂。


第二:如果你有聽過朋友、認識的人現場彈給你聽,你就會很容易喜歡那條曲子。有時我會去找出以前聽過朋友或老師彈的曲子來練習,原因是彈的人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而你如果本來就認識他這個人,你會覺得他現場彈給你聽的時候,雖然不完美,但聽認識的人彈,會覺得特別好聽。因為音樂有時像一個心靈的出入口,你聽他彈,就好像覺得朋友邀請你進去他的內心。這種則是跟收門票的演奏家,有完全不同的感覺。


普通人的音樂


Author: 廚餘嫂

正職為遊樂園鬼屋演員(派遣工);興趣:跑步、彈鋼琴、騎重機;喜歡瑞奇馬汀的每首歌;喜歡的書籍是道德經及猛男寫真集。2020年之後,終於發現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收集與發酵廚餘。

有什麼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