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被 Sony 出機之快所麻痺,Xperia Z3 在 2014/9/19 上市時讓人相當無感,也因為這次沒看到有人拿 Z3 煮火鍋等假惡整真廣告之業配新聞(國外倒是有人拿來做漢堡),所以Z3擺在門市,我也懶得去看,Z3 與 Z2 本質上差異極小,對多數消費者而言除了顏色不同外,加強處可說是無感,大概只有專業人士會花時間去比較。而且在小米、Zenfone 等低價高規手機稱霸的時代,Z3若無電信商補貼、搶些續約戶等,要衝出銷量,困難度大幅提高。但這些都與消費者無關,若真的要買,自己爽就好,但有什麼該注意的,請看以下的整理: 不要買 Xperia Z3 的理由。

◎ 三分鐘熱度部落格在此聲明:(1)文中所述產品相當優良,標題圖片打一個大叉,是為了凸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專寫不要買的「理由」,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 若有引用或描述錯誤,請留言告知,將予修正。(2)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心得分享。(3)若 文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讀者您的購買決定,照慣例,三分鐘熱度部落格與本文作者概不負責。
Sony 出機之快,是不是有點忘了考慮顧客的感受呢?顧客買東西,不只是使用它,
Xperia Z ,2013年3月 6日上市。
Xperia Z1 ,2013年9月23日上市。(陳柏霖代言)
Xperia Z2 ,2014年3月24日上市。(郭雪芙代言)
Xperia Z2a,2014年7月 9日上市。(陳柏霖代言)
Xperia Z3 ,2014年9月19日上市。
(預估) Xperia Z4 , 2015年3月上市。
4.相機功能超強大,但是否真的有用?
Z3 的相機相當強大,有趣味拍照(AR Fun)模式,可以加一些如冰桶,火球等動畫效果,

這多相機功能在手機上,真是前所未見。但天啊,
對我而言,這些偶而使用到的功能,有了是不錯,但沒有也不會怎麼樣。
彭教授說過:「盲目的競爭,比合理的懶散更浪費資源」。
5.不是8核心處理器
Z3 配的是四核心高通 Snapdragon 801 2.5GHz處理器,Note 4用的可是8核心處理器哦!(Samsung Exynos 5433 1.9GHz + 1.3GHz )。對於喜歡越多核心數或『 8 』 這個數字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別款。這其實沒有好壞,而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
【Google 提供的廣告】
6.電量少了 100mAh
Xperia Z2 3200 mAh
Xperia Z3 3100 mAh
7.亮度變高,對眼睛真的會比較好嗎?
Z3 全面提升畫面亮度,說是要讓畫面看起來更美,
Galaxy S5 最高 442 nits 最低 2 nits
LG G3 最高 455 nits 最低 9 nits
ONE M8 最高 490 nits 最低 16 nits
Xperia Z2 最高 458 nits 最低 16 nits
iPhone 6+ 最高 574 nits 最低 4 nits
Xperia Z3 最高 713 nits 最低 4 nits

8.背蓋材質容易印上指紋,會吸灰塵
hTC One M8 500萬
hTC Butterfly2 500萬
Xperia C3 500萬
InFocus M2 500萬
InFocus M810 500萬
Huawei 3C LTE 800萬
HTC Desire EYE 1300萬
10.ISO 12800 不能手動調整
Z3 賣點之一是 ISO 12800 的拍攝模式,一般來說這麼高的 ISO 值,在普通的相機上早就糊的亂七八糟,但 Sony 影像降噪的能力不錯。

但可惜 ISO 12800 只在 Auto 模式下才『偶而』會出現,在手動模式上,最多只能選到 ISO 3200,對於部分玩家來說,像是看得到但用不到的功能。

11.跌價極快,你該等一等
不管你買到多爛公司的股票(例如:味全、榮化…),它都有可能忽然間拉根漲停板,但是買手機卻只有跌價一途,因為每六個月就出一款同系列的新機皇,所以 Sony Xperia Z 系列堪稱跌價的佼佼者。Z3 剛上市時的售價為 NT20,900元,隔不到2個月,只剩下NT16,390元,幾乎是一個月掉2,000元,若非迫切需要,建議你可以等一下,相信很快就到 NT 14,000元,年底時則還會有一波更大的折價,不過到時候 Z4 也快出了,同樣的步驟可以再等一次。

13.集 Sony 集團技術大全於一機?
Xperia Z 系列每次出場,都會宣傳那是 「集SONY集團技術大全於一機」,一堆標榜 「獨家技術」的功能,例如 Triluminos 原色顯示、X-Reality 極真顯示、Walkman 音效….等等。但實際使用時,我總覺得也沒那麼神。除非看過SONY自家製作的啟動前、啟動後對照影片,否則根本察覺不到差異,他牌手機表現的好像也差不多。
我不禁感慨,SONY已不再是30年前庶民心中的神聖品牌了。在更多廠商競爭之下,感覺SONY這幾年過得相當辛苦。SONY相機在市場上總是賣得沒Canon好;電視龍頭的地位,也被韓貨給取代了;曾經狂掃全球青少年的walkman隨身聽,也被iPod洗去了記憶;我再也說不出SONY的某項產品是最強了,或許因此才有了「集SONY集團技術大全於一機」的行銷話術吧!因為已經不像過去,有某項技術能在市場上搶到壓倒性的勝利,因此就把所有技術全部集中在一起,像早安少女組一樣,看能不能以多取勝。
所以,對 「SONY 技術」有特別好感的鄉親們(現在35-45歲的大叔們),還是理智點選擇比較好。
14.其他
(5)電源鍵相當靠近音量鍵,容易誤觸
(6)介面陽春
XX…..(隨時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