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借了我這個機器人,讓我家二歲半,殘暴的破壞之王玩一週。 Continue reading “MiP機器人體驗心得”
Category: 產品使用心得
Air-O-Swiss超音波振盪加溼器 使用心得
在台灣只聽過有人要除溼,很少聽到有人要增加溼度,但其實台灣的冬天也很乾燥。
【用夕陽模式拍,這一幕還真是意外地唯美浪漫啊!】
年紀大,加上月子沒做好,雖然我的體脂肪越來越厚,但我卻愈來愈怕冷。現在冬天睡覺要開暖氣,暖氣把水氣含量已經很低的冷空氣升溫,室內的相對溼度會變得更低,冬天早上起床,我都要先挖開鼻子裡的紅鼻屎乾才能好好呼吸,而且新聞說乾空氣會使氣管黏膜破裂,那細菌病毒要感染你又容易多了,所以乾空氣會讓感冒的機會增加。 Continue reading “Air-O-Swiss超音波振盪加溼器 使用心得”
喬山跑步機 T921 使用心得
欸~沒有「不要買」三個字。是的,今天寫的就是大家最愛看的推坑文。我買了全天下胖子都想擁有的神器,跑步機 (喬山Tempo T921)。喬山絕對沒有付我錢,或是給我任何好處叫我寫這篇文章,店員甚至連一千元都不肯讓我殺。
「健身器材」是每個人心裡的痛,你一說要買跑步機,等於掀開別人的傷口,他們想起曾經買過的洛克馬、腳踏車、搖擺機、騎馬機,不想用又捨不得丟,拿來置物,只能掛幾件衣服……所以大家通常都會圍剿你,叫你不要買,說你一定不會用,去外面跑跑就好了,想喝牛奶不用養條牛啊etc…
雖然大家都是為了你好,但人如果一直沉溺在過去的痛苦和錯誤中,那就永遠是個魯蛇。
===================跑步機到手之後的分隔線=================
其實擁有自己的跑步機還是挺爽的,因為不管是住宅社區免費提供的,或是花錢去健身房用的跑步機,都是公用的。你放心,上一個使用者絕對不會幫你擦乾淨,因為你自己用完也從來不會擦。所以通常除了開關之外的地方,我通通都不敢碰到,跑到一半流汗了,想抓癢我也不敢抓,更別說把手放在心律監測器上測心跳。
而且去健身房,那是個不正常的地方,會有很多辣妹猛男在你旁邊秋,所以有羞恥心的人還是會想要穿好看一點。更,我只是去運動,出門還要想怎麼穿搭。像我在家裡用自己的跑步機,只要穿個內衣褲就可以跑,還可以用很難看的姿勢跑。
家裡有跑步機,就可以把跑步消耗的精力減到最低。俗話說的好,夜~長~夢~多。以前我上學要轉兩班公車,還要跨縣市,因此我逃學的次數就比住學校附近的同學多。經驗豐富的演講者,每次上台都還是會緊張;同理,再堅定的跑者,每次要出門跑步前,內心還是要和懶惰拔河。你家距離運動場的路程越長,路途上的每一分鐘你都會想轉彎去喝豆漿。光是走到運動場,內心都要經過一場天人交戰,還沒開始跑,我的心就已經累了。更不爽的是,跑完之後還要忍著一身酸、溼、臭,走十幾分鐘路回家洗澡,這不是身心的煎熬是什麼,這樣真的健康嗎?
再來,跑步是件無聊的事,所以不值得你花太多精神規劃執行,而且因為你不住在陽明山,所以在哪裡跑都是一樣。像我老公,會把自己跑步的照片放在網路上,以為大家都很愛看。但對我來說,跑步本身就是無聊,跑步的人也很無聊。我覺得運動要有多種選擇,像吃飯一樣不能挑食,應該要有很多種不同的運動,同時換著作才會平均鍛練你身體的各部位,這樣更快樂。
但這幾年跑步成為一種時尚,突然間連一些運動白痴們也都跑起步來了。那是因為十二年國教之前,我們都不用上體育課,所以什麼運動的技術都不會,長大了之後,每天加班,三餐在外,等到作完健康檢查後,突然才發現自己需要運動,但是又沒有學習新技能的動力,所以大家都選擇跑步。跑步是任何運動的基礎,是衡量體適能的指標,也就是說,你至少要能先跑個幾公里,你才有從事其他運動的體能。所以跑步,是為了得到體能,然後再去做其他運動,比方說籃球、足球、女摔,這些才是真正有趣的運動啊!每天不斷重複跑個5K, 10K的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除了這裡痛那裡受傷之外,到底有什麼樂趣呢?
跑步機另一個好處,就是選用電腦模式來配速,可以幫你完成運動的目的,但不會把你搞得累死。林北每天忙死了,連好好大個便都沒時間,還要搬重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都不能休息。你跟我講每天跑三千,跑三個月可以減幾公克的肉,那我乾脆直接吃減肥藥自殺算了。跑步機有電腦配速的功能,只要設好模式,站上去也不用動腦算速度和時間,把那個動作執行完就好。我用30分鐘跑完3K,有點累又不會太累,一步一腳印的,就可以完成減重的目標,但一整天下來,又不會累得沒辦法做其他事情。
這台喬山T921,體積小,價格便宜,三萬塊有找,有爬山,間歇,和減重三種模式。只要有心,這台就夠用了。像那種很威猛,馬力很強的機型,擺在民宅裡就沒必要,你家又不是開健身房。收納時,跑板向上折疊會成為四不像,家裡馬上有倉庫的fu,平時把跑板放下還是比較美觀,至少人家會知道那是台跑步機。
家裡有小孩的人,最關心的是小孩會不會去玩跑步機發生意外。T921有三個安全防護,可以避免小孩胡亂操作,或是跑板鬆開掉下來打到人。第一是跑板收折後,有鐵栓鎖死,一定要扳開鐵栓才能放下跑板。
第二個是跑板有氣壓緩降設備,跑板放下時,不會自由落體,而是緩緩下降。
第三是安全鑰匙,把紅色這塊磁鐵藏在保險箱裡,小孩就沒辦法啟動跑步機。
T921是該品牌中最入門款,體積最小,跑板也比較短,但對身高180以下的人來說應該夠用,持續可提供的1.5匹馬力是不強,但因為家裡沒人會搶著用跑步機,所以不須太耐操。跑步機買再威猛也是擺在家裡,別人看不到,不如把錢留下來,拿去買件Goretex,趁著刮風下雨的時候,去外面跑步可以穿,這時外面那些開著雙B的人,看到你一臉剛毅木訥,用肉身在風雨中加速,這才叫帥啊!
象印洗碗機 BW-GBF60 -洗不乾淨紀實
標題雖然無情,但我還是愛它。如果廠商出七位數,請我代言這台洗碗機,在記者面前摸它,親它,我願意。
【三分鐘熱度在此聲明,本文絕無接受任何廠商贊助,也無任何行銷廣告的意圖】
很多人以為洗碗機鑲在貴婦廚房裡的傢飾品,錯!真相是:洗碗機是富人窮人都想要的東西。証據就是有集心靈雞湯裡,有個弟弟說他媽媽一直很想要一台洗碗機,但爸爸沒錢買,後來爸爸當人肉洗碗機,幫他媽洗一年的碗,這時溫馨就出來了。
大家都認為洗碗機很浪費水、電,其實那是針對舊式的洗碗機而言。比起手洗,洗碗機到底能不能省水省電呢?網路上一則消息指出,根據波昂大學的研究,人手洗碗所用的水,是洗碗機的三倍;手洗碗用的電,是洗碗機的二倍,人花在用手洗碗的時間,比起使用洗碗機,是五倍。
很多女人恐懼洗碗機出現之後,會取代她們的工作。因為小時候學得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所以當學生的時候不每天補習到晚上九點,不能証明你盡力了;員工不加班到身心崩壞,不能証明你有競爭力;同理,家庭主婦不認真洗碗,勢必不能顯出妳的value。事實上,用洗碗機絕不能代表主婦懶惰,那只是僵化習慣所造成的成見,換個想法就海闊天空了。
其實洗碗機和洗衣機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洗衣機的出現,改造了社會!因為發明了洗衣機,女人才可能兼顧家庭和工作,所以才有「職業婦女」這種東西。只是因為從小你家就有洗衣機,所以你用洗衣機覺得很自然。洗碗機也是一樣啊,而且晚餐飯後的碗,對已經辛苦一整天的主婦而言,根本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買一台洗碗機,是正當的需求。
家事分二種,一種是偶而才需要做,做了之後會立刻有成就感的,比方說一週拖一次地,刷馬桶。你見証著地板洗乾淨又變髒了,馬桶泛黃又轉白了,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人掌握這種韻律,就能休養生息;另一種家事,是每天都要做,一不做馬上會有報應,做完之後也沒有成就感的,洗碗就是,每天洗碗,增加我煮晚餐的難度,一念之差,外食的機會就更高了。
這台象印洗碗機,用了幾個月,雖然它已經被我抓包好幾次碗沒洗乾淨,但是我還是開開心心地,每天啟動它。晚餐吃完,按下那個鈕之後,就去喝我的奶茶。是的,這叫幸福的感覺。
接下來要講一下它的眉角了。和美國的洗碗機相比,日本原裝的象印洗碗機超小的,直接放在流理台上,廚房不用挖洞施工。我婆婆看到這一小台,馬上酸了句 「黑洗嘸貴底碗啦!」。購買前其實我也找得昏頭了,因為桌上型洗碗機,保時捷牌的要四萬(憑什麼啊?就洗個碗嘛!),台製的卻只要一萬多,感覺可能有詐,所以不敢買 XD,找好久終於找到這台中間價位的。看到上面說六人份好開心啊,想說我家三個人,所以一定夠用,但入手後看到它內部空間我還是三條線。所以,購買前你要知道,它的六人份,指的應該是「日本料理」的六人份,日本人吃飯不是都用小碟子小碗嗎?放深盤子,大碗公的架子嚴格講只有三個。如果你家廚房想買的話,要確定你的空間夠,安裝這台的所需的空間,是長×寬×高=43cm×56cm×65cm。
像它清秀的外表一樣,這台洗碗機很安靜,不像有些美國的洗碗機,運轉時比洗衣機還大聲。這台的專長是洗小飯碗,放十個都沒問題,但是對高水杯,大碗公就不公平了。根據經驗,高水杯只能放兩個,碗公最多放三個。
這台洗碗機也不像強猛勇的美系洗碗機,敢跟你講放一週,硬化的飯菜,煮菜的鍋子都能洗乾淨。有時候一些隔餐,稍微硬掉的稀飯,沒有先沖的碗也會洗不乾淨,發生頻率大約幾天一次,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它沒洗乾淨的碗吧:
【再靠近一點】
【是菠菜啊!】
【應該是小孩吃的香蕉泥】
【咖啡XD】
【不明食物】
【什錦稀飯】
結論:
這台洗碗機有三小,體積小,聲音小,專長是洗小碗。雖然不如美式洗碗機,能洗隔週碗那麼強悍,但大部份的碗都能洗乾淨。售價不到三萬元。除了機殼上那兩張超大貼紙之外,外型正是我喜歡的那型,要買之前請先確認廚房有足夠空間,而且太大的餐具洗起來不合效益,如果餐具不先沖刷一下再放入,也可能洗不乾淨,所以買了它,可能也還是要洗碗哦!啾咪!

【心得】勳風牌降溫冰晶盒
市面上有些創意商品,你以前搞不好也想過的,一直沒人發明。但有一天終於有了,比方說DIY噴水池,還有就是這個電風扇後面的冰塊。
【殷實的三分鐘熱度在此聲明,廠商絕對沒有付我錢,也沒有提供我免費產品試用】
其實拿冰塊擺在電扇前面吹,就會有一樣的冷卻效果,只是這個產品弄得比較整潔,在大賣場我看到就笑了。這東西結冰之後,擺在室內,會使空氣中的水氣降到露點溫度以下,水氣一定會凝結在表面,所以電風扇勢必會下雨。但如果產品表面的排水溝設計不錯的話,也許還能順便幫房間除個溼呢!所以我決定花200元買回家試用看看。
【打開的配備如上,表面的水溝看起來沒有很特別,把兩個管狀物拿去裝水,放冷凍庫八個小時就可以拿出來用】
【結了20小時的老冰】
【開始使用前,房間的溫溼度,因為這溫溼度計有兩個sensor會感應出兩個溫度,所以上面兩項平均=27.9℃,相對溼度為73%】
【裝好了開始吹,用最強的風速吹書桌】
【果不其然,十分鐘內,結冰盒表面都是水】
【抓到把柄了,冰盒的排水設計不完美,電風扇下方果然有下雨】
【二十分鐘後,該區塊的溫溼度顯示↑,溫度=28.15℃,相對溼度=70%】
結論
1.我的廉價溫溼度計顯示,使用冰晶盒吹風後二十分鐘後,該區的溫度不減反增,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上方的電燈,還有書桌前的電腦不斷加溫的緣故。但該區塊溼度還真的降低了3%。雖然溫度好像還是上升了,但因為溼度下降了,所以感覺是有比較涼快一點。但是掛在電風扇後面的冰盒,還是多少會滴水,而且電風扇是電器,要小心機殼進水和短路。
2.這冰晶盒內有「膨脹粉」,但是廠商沒有在外盒標明其成份,不小心的話還是會掉出來,我打080去問該公司之後,一位男士告訴我那是「無毒的樹脂」,信不信由你。
3.雖然商店說,這東西有七天的退貨期,但我已經灌水,也結冰過了,要再拿去商店退貨有點尷尬,不得已還是留著用吧!冏。但前提是只要我的電風扇沒被水滴壞,一個人在家不想開冷氣的時候用一下,感覺還不差。

九陽全自動豆漿 (DJ13M-D08D) 的優點與缺點
男人說:「想喝牛奶,不用養頭牛在家裡嘛,去外面喝就好了。」同理,想喝豆漿,也不用搞個豆漿機在家裡,去外面買來喝就好了。
雖然永和豆漿一杯只賣二十元,但這絕不表示作豆漿很容易。有自己在家作過豆漿的人,都知道遵古法在家擠豆漿很辛苦。不過最近親友集資,送我們一台「九陽全自動豆漿機」當聖誕禮物,不知不覺已經用了二個星期,讓三分鐘熱度在這裡分享使用的心得、優點與缺點吧!
◎本部落格在此聲明,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使用心得分享。
在家作豆漿曾經是我心中的痛
我家附近剛好沒豆漿店,以前我也無聊當有趣,在家作過幾次豆漿,結局真是不堪回首。黃豆泡水一夜、放入果汁機裡打成汁、最累的是過濾。因為黃豆渣很細,所以只能用棉布分離豆渣,好不容易擠出「生豆漿」(好腥啊),光聞就快吐了,接著要用小火煮沸(要不停攪拌、避免鍋底燒焦)。煮好之後,我以為豆漿加黑糖會很美味,所以把黑糖倒進煮好的豆漿裡。結果整鍋豆漿起雲了,蛋白質和水份分離,外觀變得像鹹豆漿,但嚐起來卻是甜的,真是不倫不類。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黑糖中含有「酸性物」,所以會讓蛋白質凝固。
傷心往事多說無益,趕快開始我全新的豆漿人生吧!
先解除封印
把封箱的條子剪開。
打開後長這樣。這一台的品名是: 九陽全自動豆漿 DJ13M-D08D。由「特力集團」代理。
箱內的配件很單純,只有豆漿機(外觀像古早的熱水瓶)、電線、轉接頭還有……濾網 (?)
打開豆漿機看看裡面有什麼?上蓋本身就是一個攪拌器。看起來像小鋼砲,猛!
因為是全不銹鋼,所以很重哦!加熱器跟馬達都在這裡面。
豆漿機裡面長這樣,果然就像個熱水瓶。
很重要的兩本書:使用手冊以及食譜教學。
可以直接「打乾豆」,而且只要二十分鐘
這一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直接「打乾豆」,不用泡豆子。這與我認知的「古法」不同,這樣真的會好喝嗎?
要用專用的容器量1又1/5杯的黃豆 (廠商的心理真是難以捉摸,他為什麼不直接給剛好「量一杯」的容器呢?)
豆漿機的操作面板,有六種不同的功能可以選擇,但我只試過「乾豆」,還有「溼豆原磨」的功能而已。按下之後,從此不用慢火煮豆漿、不用攪拌怕燒焦、二十分鐘就可以坐享其成?
二十分鐘,一下就過去囉。過程中,馬達會三不五時轉動一下,還蠻大聲的。
真的是「全自動」嗎?
傑克,這全自動豆漿機真的是研磨、過濾、煮沸一次完成嗎?才短短二十分鐘工業級的豆漿就完成了嗎?這真是太神奇了!
噢,羅絲,你別傻了,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豆渣還在豆漿裡!原來隨機附贈的濾網,就是讓你「手動」過濾豆渣用的。
濾豆渣時,你需要用湯匙不停攪拌,加速過濾
第一次煮完,我直接把豆漿往濾網倒,但很快濾網就被塞滿了,我還傻傻的等它慢慢的過濾,慢死了。後來發現要用湯匙在上面攪拌、擠壓豆渣,加速過濾。
隨機附送的濾網,網目雖然比一般的濾網細,但是還是不能完全除渣,過濾後的豆漿,口感上還是帶有細細的豆渣,真不愧是養生豆漿,有高纖!
想打濕豆,前一晚要預先泡豆子
試試打溼豆,泡水一夜的黃豆。
有機牌黃豆看起來不錯,但喝起來沒什麼不同。
說明書上有警告,不要將泡過黃豆的水直接倒入豆漿機裡,據說很難喝,後果恕不負責。所以泡過水的黃豆一定要沖洗之後,再加清水到豆漿機裡。
煮好後,先用清水沖一下豆漿機
要喝完豆漿才有力氣洗豆漿機。豆渣乾的很快,最好一煮完後馬上先用清水沖掉表面的豆渣。
用水沖之外也需要用菜瓜布稍微刷一下。
機頭可以這樣站立。
放在流理台上,刀頭也不會碰壞。
清洗要小心
清洗時要小心,機頭是馬達所在,所以不要讓「機頭」碰到水是最好的。而且機體上還有另一個插口(下圖打紅圈處),這裡也是豆漿機的弱點,不能沾到水。
雖然操作方便,不過也許豆漿機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新產品,看看這個說明書,裡面警告事項好多啊!使用前要記得看這一頁。
副產品 - 豆渣
過濾出來的豆渣,才是廚房之寶,可以炒菜、作煎餅。你有錢到麗晶酒店還吃不到豆渣呢!
過濾出的豆渣可以用來作大阪燒……
或是把豆渣加入蛋餅中,好吃!下次再介紹作法。
最後,讓我們花三分鐘來總結使用「九陽豆漿機」(DJ13M-D08D)的感想吧!
優點:
- 煮出來的豆漿很好喝。
- 只要等二十分鐘就有新鮮豆漿喝,比起「手作古法豆漿」的過程,簡直是天使與魔鬼的差別。
- 可以打乾豆,清早起床想突然想喝豆漿,直接把乾豆丟進豆漿機裡,也是二十分鐘就完成,而且乾豆打成的豆漿和溼豆打成的口感幾乎一樣。
缺點:
- 廣告上標示「全自動」豆漿機,但實際上必須要「手動」才能過濾豆渣。
- 因為機體上有馬達、電源插口,進水後可能會短路,所以清洗時要特別小心。一般來說,笨手笨腳的老公洗不來;又因為機體重,秀氣的太太也洗得很辛苦。
- 所謂「輕鬆洗」,洗完後還是會卡渣,最後還是要用「菜瓜布」才能洗乾淨。
- 量取一又五分之一杯的豆子,像脫褲子放屁。我好奇廠商何不直接使用大一點的量杯?這樣我就能直接量個一杯倒下去。
- 麻煩,喝一杯豆漿要花30分鐘左右,不如直接去外面買一杯。

東西的故事(Story of Stuff),評論版,有中文字幕(2)
「東西的故事」(Story of Stuff) 評論註解第二集推出了!
為了節目效果,我還是加上了中文字幕。不過,因為我的痔瘡又犯了,不耐久坐,所以我只幫李多倫的發言加了字幕,如果想要了解整篇的內容,請大家還是先看完安妮(Annie Leonard)的中文字幕版吧!
李多倫的評論(有中文字幕):
李多倫的評論重點如下:
- 化學物質、人造合成物是「中性」,對人體來說,必須要累積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傷害。
- 在世界上,要生產完全無風險的產品,成本非常高。
- 美國企業到海外設廠,並不是為了把「污染外移」,而單純是為了降低成本。
- 學歷低、工作能力差的人,不配擁有健康保險。
- 美國到印度、中國去蓋工廠,讓印度人有工作做,脫離貧窮,美國讓印度人賺到了!
三分鐘熱度點評:
1.化學物質、人造合成物是中性,對人體來說,必須要累積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傷害。
在這個世界上,化學物質有幾億種,有的沒毒,有的有毒。但是,如果你為了降低製造成本,把拿來作美耐皿的「三聚氰氨」加到牛奶裡給別人喝,或是把「塑化劑」摻在飲料裡當乳化劑,那毒物在人體裡累積的速度就很快。李多倫的評論中,對於資本家為了降低製造成本,用化學物取代天然成份,好多賺點黑心錢這檔事是絕口不提。
問題不是化學物質好或壞,而是沒人知道商人為了要節省成本,增加他的利潤(Profit Margin),究竟在產品裡加了什麼鬼東西。
2.在世界上,要生產完全無風險的產品,成本非常高。
好笑了,李多倫自己說出:「這個人不懂『經濟規模』的原理,增加產量會降低成本,於是會產生利潤 (Profit Margin),笨!」(影片中第11分50秒處)。其實他自己也不懂。
天然的產品是產品,人造的產品也是產品。只要你有足夠大的「經濟規模」(Economics of Scales),生產量夠大,那你就能負擔製造成本,產生利潤(Profit Margin)。
二十年前,有機農業剛起步時,有機農產品非常昂貴,但是經過二十年的推廣,現在有機農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也自然下降。美國有些農夫甚至以推出「平價有機農產」,讓「人人都買得起有機農產」為己任 (資料來源請按我)。「有機農業」受限於土地、季節的因素,是「產能較小」的生產工法。如果連「產能弱小」的有機農業,都有能力讓成本下降,那為什麼「產能浩大」現代工業卻不能呢?
3.美國企業到海外設廠,並不是為了把污染外移,而單純是為了降低成本。
1960-1991年,美國的RCA家電到台灣的桃園設廠,把污染物直接倒在當地,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至今該廠前員工罹癌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0-100倍。李多倫說的「降低成本」,指的就是「降低環保處理成本」。噁心的是,RCA的幕後老闆,是通用(GE),湯姆笙(Thompson)電器,在美國是具有代表性的老牌公司,他們在國際上狂打環保形象,強調自己保育地球資源,然後再把污染物倒到別人家。配!(資料來源請按我)(或按我)
4.學歷、工作能力低的人,不配擁有健康保險。
經濟學家認為,專業能力較低的人,仍然是社會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因為一個運作順暢的社會上,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專業能力」。比方說,打掃,倒垃圾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就不高。但這些工作一定要有人作。如果所有的人,都要去考研究所,都要去大企業上班,這會變成什麼變態的社會?
「非專業工作者」若是沒有健康保險,等於生病無法就醫,講直接一點就是掙扎等死。這暗示了在資本家的眼中,沒有專業能力的人(同時消費能力較低),就不應該活著浪費地球資源。
5.美國到印度、中國去蓋工廠,讓印度人有工作做,脫離貧窮,美國讓印度人賺到了!
想想看,如果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讓美國企業來蓋工廠會發生什麼事?你想想美國能把工廠蓋在哪裡?就是美國囉!
如果美國企業,把生產廉價商品的工廠都蓋在美國的話,那他根本無法以廉價商品產生的「低利潤」來支付美國的「高工資」,還有更高的「廢棄物處理成本」。其實,美國的跨國企業,到海外去蓋工廠,對美國而言,早已是別無選擇,不將產業外移,美國企業也將和印度人一樣無法生存,美國企業也是賺到了!但李多倫的嘴真夠賤,講得好像自己對印度人放了什麼天大恩惠一樣,希望大家不要被他騙了。
美國企業將利潤最低、污染最高的製造端移向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美國無法請到如此「廉價的勞工」來為他們生產。老闆們想知道如何不親自製造產品,還能像蘋果公司一樣,掌握最高的利潤,按這裡向美國學習就對了!

東西的故事(Story of Stuff),評論註解 (1)
最近朋友傳給我 「東西的故事」(Story of Stuff) 的動畫片,是由環保人士安妮.李奧那多(Annie Leonard)製作主講。影片的內容是宣傳反消費,愛地球的觀念,影片中的內容,和我多年所學的觀念雷同。所以我也一試成主顧,向大家推荐這一系列的影片。
不過,「擁 抱 消 費」的資本家,則是恨透了『東西的故事』。自由放任派的資本主義者,特別找了一位律師來當打手,李多倫(Lee Doren), 透過批評影片、寫書、成立頻道來成立對抗這股反消費、作環保的勢力。那天我們三分鐘熱度不小心路過李多倫的家,我發現支持他和反對他的人的勢力差不多。雖然我個人並不同意他講的話,但是反對者也只能對李多倫生氣、罵罵幹,要找出他的錯誤還真難。於是本部落格特別匯集眾人之力,在此研究這位律師的評論。
【圖片引用自:New York Woman Communication, Wiki Rational】
東西的故事原版,中文字幕:
本部落格一向贊成用不同觀點思考,我擷取了李多倫精心製作的批評影片↓,本來我想加上中文字幕,後來想到李多倫是個律師,我若是不小心侵犯他的著作權,有可能會被律師告到脫褲子,到時本部落格也玩完了。所以,只好請大家自己練習一下英文聽力,影片下我會加註重點。影片中有許多對美國內政的辯論,不過因為我們都不是美國人,所以美國內政與我無關,我只對環保相關的議題作評論。
東西的故事評論版,李多倫改編:
李多倫認為:
- 「地球的資源、空間都是無限的,因為「物以稀為貴」(Price and Efficiency)的法則告訴我們。只要地球的「資源」和「空間」被消耗到越來越少,它的價格就會越來越高,用的人也會越少,所以資源永遠不會被人消耗完。
- 人口不斷增加,而科技一直進步,產品不斷生產出來,但是我們也把廢物壓縮得越來越小,所以,廢物並不會佔據地球多少空間。地球就可以容納更多廢物,壓縮垃圾,也是在效法自然。因為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壓縮的資源,地心裡其實還有更多能源可用,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而已。。
- 『美國到第三世界去蓋血汗工廠,提供勞工極廉價的工資,惡劣的工作環境,剝削該地的自然環境。如此可以讓第三世界的人得到工作機會,而美國則得到他們的資源和勞力。這是一種公平的交易,大家各取所需。
三分鐘熱度點評:
第一,地球究竟是不是蘊藏無限「資源」與「空間」,足以讓人類無限制地使用資源,製造垃圾?
科技進步下,垃圾的體積的確不斷被壓縮、地球上也有蘊藏不盡的自然資源。只不過,問題在於『能源』。要壓縮垃圾、或是開發未知的資源,你都需要更強大的能源。
自然資源要讓人利用,都必須經人為處理。比方說,地表上有很多水資源,但是99%的水資源都是鹹水,你不能飲用,也不能用它來洗滌,你要使用海水必須要經過「淡化、蒸餾」。要淡化海水又需要更多的能源,而能源是人類最大的問題。所以,不管地心蘊藏多少的資源,只要人類沒有「能源」,就無法將物質轉變成人可利用的型態,也不可能利用更多的資源。
那現在人類又有什麼能源可用呢?賣祖產燒化石、搞核分裂卻處理不了核廢料。所以,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期待那地底下未知的「新能源」,會產生更強、更多的能量,能替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問題」呢?
我想這位律師應該沒有讀過霍金的書,所以才會肖想利用地心的資源。其實地心之所以會有高度壓縮的物質,是由於宇宙間無限強大、神祕的重力所導致。科學已經証明人類若要學太陽,用核融合發電,那「所消耗的能源」,會比「生產出的能源」來得多。而人類無法製造出任何工廠來生產這種宇宙能源,所以更不可能開發地心的資源。
【哦,人類真能壓縮垃圾嗎?】
【圖片轉載自:經典雜誌】
第二,Price and Efficiency理論,應用在此會產生什麼結果?
安妮.李奧那多認為人口會呈無限成長,而地球資源卻不會成長。所以地球資源對人類來說,就是有限的。她引用的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馬爾薩斯提出,人口會呈指數成長,但糧食供應量只會呈線性成長。所以,糧食成長的速度趕不上人口成長的速度。而李多倫說的Price and Efficiency也沒錯,一旦某項資源減少,價格就會升高,使用的人減少,那資源就不會被消耗這麼快。但是,我們來看看如果Price and Efficiency理論在『人口和糧食』的關係上成真,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糧食減少,需求者眾,那糧食的價格就會上升,所以糧食這項資源就不會被快速消耗了。不過,你想想看,消耗不到糧食的人口會怎樣呢?就是戰爭或是餓死。應用在人口與糧食的例子上,Price and Efficiency一旦起作用,下一步就是「戰爭」與「饑餓」。
如果我把Price and Efficiency的例子應用在石油上。只要石油越來越少,石油的價格就會越來越高,加油的人也會越少,所以石油永遠不會被人消耗完。那沒錢加油的人怎麼辦呢?走路騎單車,還是像美國政府一樣去搶油?問題不在資源究竟會不會消耗完。因為,在資源沒被消耗完之前,人類社會就會先崩潰。絕大多數的人都隨著資源減少而走向毀滅,只有1%極富有的人,能夠使用稀有、高價的資源,這些人,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美國到第三世界設廠或是開採資源,李多倫指出,這是交易。
美國提供「資金」和「科技」,而第三世界提供「勞力」與「自然資源」。大家各取所需,都得到好處。不過我們可以來看看這個交易是不是平等的。蘋果公司到中國製造iPad, 毛利率可達40%,而富士康負責製造,得到的毛利率是5%,那勞工所得到的工資更是微乎其微。蘋果、富士康還有勞工們所得到的報酬,究竟是由誰決定的呢?市場。中國有取之不盡的勞工,所以勞力的價值很低。而能設計出iPad這個產品的人很少,只有賈伯斯和他的蘋果公司作得到,所以他們可以分到50%的利潤。
其實,在此建議蘋果公司也不用改變他的生產方式,也不需提高工人的工資。不過,因為商人都說自己很誠實,所以,消費者也有權利知道產品生產的過程。如果消費者要求蘋果、富士康公開整個供應鍊的利潤分配。把iPad的利潤分配圖,每台iPad, 蘋果公司賺200美元(40%),富士康賺12美元(5%),生產線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組裝iPad,每天可以賺16美元。把這個事實,放在iPad的廣告和產品說明書上,到時候不知道iPad的銷量是不是會改變呢?
請繼續閱讀:東西的故事,評論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