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買 Nespresso Vertuo Next 咖啡機的理由

話說好幾年前我就看過 Nespresso Vertuo 系列膠囊了,那種胖胖的膠囊 2014 年正式推出,採用注水後 + 高速旋轉 + 洗衣機脫水(=離心力)的方式沖泡咖啡,因為膠囊上有條碼,所以還可以依照各別咖啡不同的設定,自動控制不同的水量及轉速,以得到相應最完美的味道,重點是可以沖出『大杯量』230 ml 以上的美式咖啡,據說這是 Nespresso 為了攻占北美市場所特別研發的機型。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Nespresso Vertuo Next 咖啡機的理由”

不要買 POIEMA Fan 的理由

年 (2022)夏天的時候無意間逛到 flyingV 眾籌網站,想看看目前流行籌資的項目有哪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現在的眾籌網站,已經搞得跟購物網站沒兩樣,越看越有趣,越滑越迷惘,就這樣失心瘋來著,買了一台要價NT3990的電風扇 POIEMA Fan ,號稱全域電風扇,這一篇是我使用兩個月的心得。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POIEMA Fan 的理由”

不要買 IKEA MALM 雙人床的理由

說來還真的不可思議,IKEA MALM 這個雙人床,我們家竟然用了超過8年以上,並不是我特別愛,而是一連串奇怪的巧合。第一次外派到美國 Seattle 工作,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公寓租約簽好後,同事 – 法蘭克就開車帶我到 IKEA 灑幣,公寓是空的,所以全家要用的東西我都得買,所以床架買到 MALM 我是亂選的 ,一用就是3年。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IKEA MALM 雙人床的理由”

不要買 Bose Soundbar 500 的理由

去年疫情爆發後第一次微解封時,我立買開車帶著兩個調皮鬼衝去 MediaMarkt (電子商場),採購電視用的音響 soundbar,因為已經受夠電視的爛音效,看 Netflix 一點都不 High。soundbar 選擇很多,但我最後只鎖定 Bose,因為他們家的產品可以用很久,一開始在 Bose Soundbar 500 與 700 間猶豫不決。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Bose Soundbar 500 的理由”

不要買Waterpik 沖牙機的理由

科技進步,牙線也要跟著進步。沖牙機就是水槍,喔不,是「科技牙線」,它和超音波牙刷是哥倆好,以前我每次逛Costco都看到在賣,永遠不會下架,就算下架也是因為有新的機型要上架了,售價大約在NTD2,500~3,000元之間。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Waterpik 沖牙機的理由”

不要買小米體重計的理由

小米除了手機、平板電腦及相關周邊產品外,外還有電視、筆電、淨水器、筆電、空氣清新機等,幾乎是朝著全方位的家電公司發展,這次要介紹的是則是相當傳統的 「小米體重計」。它是很傳統的產品,但小米把它作得很科技感,但最後不過其實也就是量體重而已,而且還不太準確。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小米體重計的理由”

不要買 氣炸鍋 的理由 (2020年5月)

不敢相信2012年的那一篇「要買 健康氣炸鍋 的理由」,無心插柳,竟然在痞客邦有超過150萬人次點閱,不過即使說「不要買」,也無損「氣炸鍋」已成為寵愛商品的事實,即使它無法挑戰微波爐的地位,品牌的選擇卻比以前更多,臉書上也有各式各樣的門派與社團,精研「溫度」與「分鐘數」的調校,更多的氣炸創意料理也出現了,比方說「氣炸雞湯」,可見用戶對氣炸鍋的依賴,也已經越來越深,最好是有一天,不管什麼菜,都能用氣炸鍋煮。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氣炸鍋 的理由 (2020年5月)”

不要買 熱壓吐司機 的理由

吐司要烤才好吃。一點點脆,溫溫的,奶油塗上後,剛好跟吐司結合再一起,那是種暖心的香味,烤3分鐘最恰當,有些店家會用木炭烤,多一點碳焦味,順便提升幾趴毛利率。但熱壓吐司又是另一回事,兩片鐵板不只加熱還加壓,吐司變得比較緊實,還多了幾條增加食慾的黑線。

如果你也考慮搬一台熱壓吐司機回家,我家的經驗可以給你參考一下,以下是我認為:不要買熱壓吐司機 的理由。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熱壓吐司機 的理由”

不要買 Sodastream 氣泡水機 的理由(2020年5月更新)

飲料界的競爭激烈,自從越來越多人發現喝「含糖飲料」不好之後(這篇),果然馬上又有新產品出來填補缺口!既然不喝含糖飲料,那就只能喝水了,但喝水還是要有新花招,於是氣泡水機出現了。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Sodastream 氣泡水機 的理由(2020年5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