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女兒耍特權,外交部趕辦護照,有何不可?

近來社會各界、政論節目與部落客競相撻伐副總統女兒吳子安女士,於機場濫用特權,外交部拍馬屁趕辦護照乙事,本人有以下六點不同看法,請  查照: Continue reading “吳敦義女兒耍特權,外交部趕辦護照,有何不可?”

【閒聊】日頭赤炎炎,夏日的沒重點生活隨想

體重計的指針已經暴走到70,終於超越我老公了,我相信正常的女人,一低頭,看到下面這個畫面都會呷冷筍吧!

DSC_1075

以前聽說「中年婦女代謝速率變慢,怎麼運動都很難瘦」的傳言我總是不屑,但現在好像報應在我身上了。一個多月前,體重還是六字頭的時候,我每天路跑2公里,但體重計上小數點後的第一位,還是不斷反攻,甩尾,現在終於破七十大盤。 
最近老公還早上五點起床去游泳,是想逼死誰。 Continue reading “【閒聊】日頭赤炎炎,夏日的沒重點生活隨想”

公務員午休時間踩縫紉機,不行嗎?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公務員利用上班時間踩縫紉機,被同事用手機拍下,上傳臉書之後慘遭蘋果爆料。各界又開始辱罵公務員,說他們荒唐、沒效率,我認為大家都畫錯重點了,其實這位踩縫紉機的公務員,才是受害者。 Continue reading “公務員午休時間踩縫紉機,不行嗎?”

核四有助減緩溫室效應?少純情了

之前在臉書看到一篇「低智社會」,是說政府,商人和媒體都希望大眾越低智越好,因為整個社會的傻子越來越多,商人、政府和投資者就會得利了嘛!如果今天林志玲在電視上講:『我吃納豆變瘦了,啾咪』,明天超市裡的納豆就會被搶購一空。同理,今天有人說溫室效應是「人類」排放太多二氧化碳造成的,而且京都議定書也有規定大家要減碳,所以身為「人類」的台灣人就要建核電廠,這樣能減碳,溫室效應就會改善了!

polar bear2  

 

拜託不要笑死人了,要騙人也編個像樣的謊話吧!

第一,美國排碳總量是台灣的60倍,他都不減碳了
根據世界銀行在2008年的統計(Greenhouse per capita),全世界除了幾個產油國家之外,美國人的個人碳排放量(greenhouse gas emission per capita) 是所有工業國家中最高的(18.6公噸),美國有四億人口,四億乘上18.6公噸之後就是美國排碳總量。不好意思,台灣在該表是內是不存在的,如果用新加坡,香港的平均值來算,台灣每人的碳排放量約6公噸,還不到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美國人的排碳量居全球之冠,是你台灣人的三倍多,美國人的平均收入,生活水準,他們浪費的資源,他們吃的麥當勞,也是你台灣人的三倍多,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研發能力,論能力、論道德、論減碳的空間,最該先減碳的是美國,美國四億人,每人隨便少吃幾片牛排,每週少開幾天車,搞不好就比你台灣人努力作回收減碳減得多,美國人都沒想過要減碳了,台灣人為什麼會認為蓋核四減碳,是自己的責任呢?政府一朝實施奴性教育,還真是終身受用啊!

CO2 Emmision Per Capita
【截圖來源:世界銀行 the World Bank

第二,京都議定書只限定已開發工業國家減碳,台灣叫「開發中國家」,根本不在管制範圍之內
「京都議定書」在1997年擬定,叫幾個工業大國要在2012年前要將自己排放的溫室氣體減量7-8%,台灣在地球是隱形的,誰理過你啊?如果要自己對號入座的話,台灣應被歸類為「開發中國家」,在議定中,是完全不受管制的。京都議定書第一約束期從1998-2012年,只有叫「開發中國家」先估計自己的排碳量。「開發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是和印度中國同一組,有很多人還在貧窮線下生活的,沒科技,沒資源,政府效能落後,社會福利很差。基本上是「經濟一停止成長,馬上就會餓死很多人」的地方,台灣還會想到要把「減碳」,當成自己國家的使命,真偉大。(詳後記1)

當然有人會說,中國和印度這兩個「開發中國家」,在京都會議上被美國抓小辮子,也可能是下一波被要求減碳的對象。美國說這兩個國家人口這麼多,如果他們不參與減碳的話,我們美國人再怎麼減也沒用啊!重點是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數量,是台灣的幾倍呢?中國十三億人口,印度十一億人口,總排碳量高,所以才會被美國拿來當墊背的。

第三,要改善溫室效應,只有美國開始做才有用
好萊塢喜歡拍美國人拯救地球的電影,全世界排隊買票看。沒錯,這回真的只有美國才救得了地球,因為最大的問題本來就是它造成的!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 Willams D.  Nordhaus認為,在2075年以前,如果美國加入減碳,那全世界大約能減碳15%,如果美國仍然拒絕減碳,那京都會議中其他國家聯合起來,恐怕也只能減掉1-2%(詳後記2),這時候你台灣人還覺得你少蓋幾座火力發電廠,蓋核四核五核六,就會減緩地球溫室效應嗎?真的好純情哦!






美國政府無法減碳,是因為怕經濟萎縮,而且中國的經濟蹶起,使美國感到威脅,所以美國更要拼經濟。美國長年以來依賴煤發電,美國人的全民SUV運動,是最大的排碳來源,而且美國到處搶油,食髓知味之後,新的能源科技就停滯不前,活該啊!慘的是拖著全世界人一起陪葬。但這也是天命啊!因為大家都信仰美國,愛好萊塢,愛美國貨,嚮往美國人的生活模式,美國殺人放火永遠是對的,那當然連他拉的屎一起吃下去。
社會上很多人還在懷疑溫室效應到底是不是真的,那是因為石油和汽車業不斷用公關、行銷和業配文來欺騙大眾,從1989-2002這段期間,也就是溫室效應初發酵之時,石化公司,汽車公司和一些製造業,一起出錢組了一個邪惡組織,叫Global Climate Coalition,專門收買一些道德低下的PhD,寫文章說全球暖化是假的,再買通各大媒體,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刊登,總之就是寫業配文,再花錢賄賂國會議員在政府裡阻礙改革,拒絕京都議定書(詳後記3)。

  nyc night
【紐約市的夜景,大樓電源徹夜未眠】

第四,所以,這表示你可以繼續浪費,繼續消耗,繼續毫無節制的排碳嗎?
奇怪,在台灣真的有人在乎過「溫室效應」嗎?從身邊的人和媒體看來,你只會看到不斷鼓勵你購買、丟棄、吃美食的行為,而你在買東西的時候,你在意的是價格,CP值,產品對你的效用要最大化,「溫室效應」曾經出現在你腦海中一秒嗎?怎麼一講到核四,又有人跳出來說「溫室效應正在危害地球」呢?
可能大家是在想,反正橫豎要完蛋,那我不如活得爽一點,我繼續享用地球的資源啊,繼續購買最新最好的電子產品,繼續無止盡的製造垃圾,來突顯我非凡的品味,我高不可攀的收入。很抱歉,這種行為只能突顯「自私的人格」和「低下的判斷力」。這個地球不是你的,除了你之外,還有後代的人類;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其他生物。那些不斷用廣告洗腦你的人,只是為了賺走你的錢,然後再把汙染和災難,留給你和你的孩子。科學家預測,可能最快在本世紀末,也就是你的孫子,一出生,馬上就要體驗溫室效應的惡果。

結論
溫室效應是真的,而且非常嚴重,節能減碳是全部人的責任。每個人當然應該從今天就少開車,少吃肉,減少浪費和購買。但台灣即使不蓋核電廠,多蓋幾座火力發電廠,根本上,也不會影響溫室效應。政府、擁核者或是核電業者,用「京都議定書」、「減緩溫室效應」這種鬼話來騙台灣人多蓋幾座核電廠,他們的低智謊言,再次暗示著你,核四可能又是一個詐糊啊!

後記:
1.京都議定書的第二約束期會議,在2012年的12月已經開完了,台灣的新聞有報過這條嗎?第二約束期,決議大約就是大家從2012-2020年,再相約減個5%溫室氣體 (和1990年的水準相比),美國仍然拒絕承認。同樣拒絕承認的也包括日本,加拿大,和俄羅斯。會中仍然沒有提到對開發中國家的排碳約束。開發中國家只被要求要1)發展再生能源;2)減少森林砍伐;3)增加能源效率。推廣核能,從未出現在京都議定書中。

2.這裡指的少15%,是與2075年的預期的最高值相比。IPCC認為,到2075年時,預計會到達580-1,000ppm(以不同的模型預測),目前是395ppm, 1958年時約320ppm,
3.Global Climate Coalition 在1989年突然出現,2002年自動消失,成員包括石油公司,如Exxon, BP, Shell;汽車業者如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和製造業如鋁業公會。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



全球暖化來了,核能可以拯救地球嗎?

有些人說:
『核能排碳少,所以是清潔能源』
『因為溫室效應,所以這個世界需要核能』
『核能,就是溫室效應的解答』
『核能,可以拯救地球』

supernova

通常這種話你聽到,都會覺得一定有詐,這話不是很耳熟嗎?以前人家跟你講,要不斷消費,經濟才會成長,我們才會有工作,經濟會發展,生活才會好。然後你不斷消費的結果,是造成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所以現在地球快要毀滅了。那今天人家又跟你講,因為你不斷消費,發展經濟,「溫室效應」已經造成了,所以我們需要「核能」,才能拯救地球,同時維持我們的經濟成長,我們才可以繼續過著舒適便利的現代生活,你不覺得這兩件事很像嗎?




這年頭想靠「全球暖化」來吭矇拐騙,發災難財的人很多。比方說,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生技公司上班,公司還在一棟很屌的科技大樓裡,這公司到底在賣什麼呢?聽其他專員唬爛久了之後,我認為他們賣的應該是類似碳權的東西,那時京都議定書通過不久,我的老闆每天開會都會講「大家要努力,我們正在發明創新,我們的工作會讓地球更好,我們四十歲前退休」,結果幾年後投資人的錢燒完了,公司也散了。

global warming  

雖然我老闆是騙人的,但全球暖化絕對是真的,科學期刊的扛把子Science,在2004年刊登一篇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所以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有人在天橋底下說「全球暖化是假的,是陰謀」。的確全球暖化是真的,而且很嚴重。所以核能,用極少的排碳量,產生出足夠的能源,而且它的商業模式,已經成功運作了60年,如果我們台灣再來一座核四,所省下的化石燃料,是不是真的能拯救地球呢?
這個問題我從未仔細思考過,學校老師也不曾教過我,於是我找到了這本書來參考,這本書的作者William Sweet, 是美國一個雜誌叫IEEE Spectrum的資深編輯,他本人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和普林斯頓,由於他本人儘量不顯露他自己對能源的立場,所以讀起來頗有驚奇。在這本書的第十一章,我找到了以下的解釋。
Kicking the Carbon Habit

如果,核能是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者,有了核能,我們就可以有效降低排碳,免於全球暖化的災難。那麼,假設全世界都淘汰他們現有的火力發電廠,全世界一起用核能來發電,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第一,世界上會需要更多可以濃縮鈾的工廠來滿足鈾燃料的需求
核能發電所需要的鈾是低濃度鈾,大約是2-20%的濃度,武器級的鈾是20%以上。同樣的東西,只是濃度不同,所以搞濃縮鈾工廠是非常敏感的事情,比方說「伊朗」就是這樣被惡整的。當全世界因為核電,對濃縮鈾的需求大增,那我們勢必須要更多的濃縮鈾工廠來滿足燃料需求,這種工廠散佈在世界各地越多,那各國想搞核武的誘惑就越大,搞成的可能性就越高。

第二,全球產生的核廢料量極大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 Harold A Feiveson IPCC的提出的模型來計算,假設全球在2075年之前,為了要維持現有的經濟發展動能(Business-as-usual Scenario),會多蓋3,000個核電廠來淘汰現有的火力發電廠。這3,000個核電廠,單單一年所生產的核廢料,大約是五萬到七萬噸,和美國全國現有的核廢料量差不多大,假如以美國為例,因為他們已經無法為他現有的核廢料找到家,理論上,將來大家也不知道全世界一年所產生的七萬噸核廢料要放哪裡。

第三,你會需要再次利用核廢料
因為核廢料量很大又沒地方放,所以你一定得想辦法回收核廢料。所謂回收核廢料的方式,就是再發明另一種反應爐,叫把核廢料裡面的鈽(Plutonium)提煉出來,因為鈽是核廢料中放射性最強的殘留物,將鈽從核廢料中移除後,可以縮短核廢料的放射年限,這樣作的確會減少一些核廢料的量,但不會讓核廢料完全消失。

第四,造核彈變容易了
在大量的核廢料壓力之下,只能不斷地回收核廢料,於是,就會生成更多的鈽在全球流通,鈽是一種很容易被轉型為核武器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個政府官員專門在管銷鈽,那我給你七億,再給你一百次的性招待,請你偷偷把鈽賣給我,你願意嗎?

第五,地表戰爭全面升級為核子戰爭
ok假如你像有些我們台鐵的官員一樣,覺得貪汙乃家常便飯,你賣了,那我就有了鈽,這樣我想要造核武就容易很多。那我有核武,他當然也要有啊;我有一顆,那他就要有十顆;我有十顆,那他就要有一百顆才能保護自己啊!將來,各國都有核武,可能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所以,核電廠可能會拯救地球免於全球暖化的災難,但也可能讓地球進入核子戰爭的禍害。

nuclear Power1

這樣講完之後,大家有沒有覺得舒服一點,終於我們可以推論出來了,關於核能業者所講的:
「核電是清潔能源,能夠拯救地球,讓地球免於溫室效應的災難」

在他們所不斷強調的優點背後,它可能會產生的缺點是什麼。

最後,以上內容改寫自Kicking the Carbon Habit,第十一章 A Second Look of Nuclear Energy,若有錯誤,歡迎各界指正。因為鈽潛在的危險性,美國在1977年,就停止了研發Breeder Reactor,從此中止回收核廢料的計畫。另外,在本書的第193頁,作者也提出個人的看法,他認為美國在1950~1970年間,積極向國外推銷核反應爐,是一個魯莽的政策。而這段期間,正是台灣向美國購買核反應爐的年代。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



法國人擁核的理由,台灣適用嗎?

幾週以來,我的臉書不斷被災難片洗板,用核災受害者的照片來嚇人並不道德,如果核四真有公投,大家都有一票,每個人還是要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還是要找出我相信的結論。

frence
【截圖來源:天下雜誌

第一個我想知道的是,在台灣之外,還有哪些國家想要蓋更多核電廠,又有哪些國家想減少核電廠?天下雜誌作了這個簡明的地圖給大家參考。依照這個地圖看來,世界各國中,目前也只有碳排最多的美國比較傾向擁核,連曾經最擁核的法國,在福島核災之後民眾態度也迅速轉為反核。所以,可見不管你是哪國人,小老百姓要的都不多啊,不是經濟成長、增加更多消費加更多的班,或是擔心溫室效應已經很嚴重(你會跟朋友聊溫室效應嗎?虛偽)。小老百姓要的,也只是好好活著,希望下一代平安健康的成長,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家園仍在而已。


但我還是好奇為什麼法國社會曾經一度不反對建核電廠,也許可以讓我藉此認識核能的好處。法國核能政策巔峰的時期,曾有三分之二法國人擁核,全國有80%的電力是由核電供應,法國有59座規格一致的反應爐。法國的核能發電,不但自用有餘,還可以外銷電力到德國和比利時。

高貴上流的法國人不反對核電,可能表示核電其實沒那麼糟。但法國人不反核的事實,真能給台灣人一個理由,讓你贊成核能嗎?
 

於是我找到了這本書,在以下這本書的第四章,我發現它有對法國核能情勢的詳細分析。這本書的作者是兩個在能源界當顧問20年的人,他們寫作的目的,是向大眾行銷核能的好處。本書讀來無趣,在Amazon上的評價也很低,看來銷售慘淡,還有一本新書賣你0.97美元的跳樓價,但這本書是美國的大出版商Wiley出的,所以看看也罷。

nuclear energy now
  【截圖來源:Amazon】

 核電在法國玩得起來,仍然有他的時空和文化背景。

 1.法國的工業水準很高,政府有優良的傳統。
法國的官僚主要由工程師和科學家出身,舉凡政府主導的大型工程計畫,如子彈列車,超音速飛機等人類的創舉,都一一成功了,所以法國人有理由相信政府會將核電廠處理的很好。

相較之下,美國的官僚是以律師出身為主,律師的專長是講話不是做事,所以三浬島後,美國人不相信律師組成的政府會搞好核電,所以就比較反核。那我們台灣的政府呢?因為長年的奴性教育,導致民主素養落後,所以我們選出的多半是權貴子弟、黑道,或帥哥美女,這些人的專長是貪汙、說謊和裝傻。而且就歷史看來,我們台灣除了雪隧和台北101之外,政府從未搞成過任何先進的工程,所以台灣人不相信政府有能力處理核電是正常的!

2.法國不產燃料,法國要躋身強國之列,一定要追求能源獨立,所以要有核能。

法國也沒有產燃料,要發展經濟一定要靠進口化石燃料,偏偏法國人又比較驕傲,路易十四的帝國還活在他們心中,所以他們要找回往日光榮啊!法國人覺得自己不能依賴進口石油來發展經濟,特別是在1956年埃及佔領蘇伊士運河,1973年的石油危機,法國完全無法進口石油,法國政府二戰之後對全國推銷核電的口號正是:

 「No oil, No gas, No coal, No choice」

這個清況在台灣是類似的,我同意一國的能源獨立很重要。但家園的安全,又在能源獨立之上。自古小國無外交,只能仰大國鼻息維生。在這種情況之下,我相信台灣有很多議題(包括美牛、能源獨立性) 都是假的,只有和大國搞好關係是真的。




3.法國政府花了很多錢,向全國行銷核能的優點。
法國人深諳行銷的威力,各種法式精品,不都是靠廣告創造出高尚的形象?法國政府花了很多錢為核能打廣告,舉辦活動,來對全國人民行銷核電廠的好處,法國政府長期舉辦核電廠參觀活動,大約600萬法國人都參觀過核電廠。政府打開門歡迎你來看核電廠,不怕你知道他在幹嘛。

相比之下,台灣的政府在決定蓋核電廠之前,他們有花錢打過廣告嗎?有告訴你核能的好處嗎?有邀請你去參觀過核電廠嗎?他們有讓你覺得他們很誠實嗎?他們什麼都沒做,而這樣你也會自動自發要贊成他們建核電廠,法國政府還要努力宣傳,行銷核電的好處才能讓法國人接受核能,但台灣政府不費吹灰之力就讓你接受了核能,可見台灣最成功的,還是奴性教育

4.法國人的目標遠大,正在研發核廢料回收的技術。
法國人怎麼處理核廢料呢?核廢料的問題全世界都有,法國當然也有,法國政府也是想說,先把核廢料放到人口最少的鄉下地方,通常鄉村的人口最少,生活最單純,用的電最少,但是核廢料卻要擺他家旁邊。但法國政府是全世界第一個想回收核廢料,再次利用的國家,但只是還沒成功而已。基本上,法國也有反核廢料的抗爭,除了核廢料貯存區附近的農業區居民,法國人還是和核電廠幸福共處。

和電子垃圾不同,台灣生產的電子垃圾還能拿到中國,印度去放,但目前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願意讓你放核廢料。台灣土地小,核廢料的問題,最終只是演變成欺凌弱勢的人性悲歌。

總結
本書第四章分析核能在法國為什麼成功,法國人擁核的理由,是因為法國的工業水準高,比方說可以做出如子彈列車、超音速飛機那種坎展,法國要追求化石燃料以外的能源才能晉身強國之列,政府也下了本錢對民眾宣傳教育,而法國核能政策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回收核廢料。台灣需要能源,但台灣工業水準遠不如法國,台灣政府對核能的態度也不透明,台灣對核廢料更沒有規劃。所以法國人擁核的理由,對台灣而言並不適用。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



2012 倫敦奧運過後 (9/13新增韓國體育演進連結)

Chinese Taipei  
奧運結束了,台灣在2012倫敦奧運得到「一銀一銅」,沒有掛蛋,但依據體委會「運動人才中長程培育計畫,四面獎牌的目標,其實只達成50%。不過很奇怪,為什麼看不到記者寫些我們體育積弱不振的深度報導呢?我只聽到「戴遐齡論表現 楊淑君最差」要不然就是「李宗瑞淫照事件」等新聞佔版面,沒有人在乎,那我們的體育怎麼會進步?

Continue reading “2012 倫敦奧運過後 (9/13新增韓國體育演進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