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官網賣的觸控筆共有三隻,Apple Pencil 第一代跟二代,另一隻則是 Logitech 的 CRAYON,有一天老婆跟我說想要買一隻觸控筆來畫圖,我看她的眼神充滿誠意,但以我對她多年的了解,我決定買一隻最便宜的就好, CRAYON 變成最佳選擇,價格便宜很多,如果買來沒用我損失不會太多。這是我第一次買觸控筆,老實 說,即使研究了一兩天,我還是搞不清楚差異在哪裡,但我深信 logitech 的東西品質不會太差,真得直到使用後我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
Tag: Apple
不要買 iPhone SE (2代) 的理由
我有一個朋友,平常都給老婆買很貴的手機,iPhone最貴的那種,自己的就隨便買,三年前為了省錢買了 iPhone SE,結果用起來並沒有像其他人用 iPhone 那樣順,也沒幹什麼大事業,現在已經每況愈下、想換手機了。在這疫情肆虐的時刻,Apple 悄悄的又推出了新版的 iPhone SE ,主要特色就是低價,想我也宅在家這麼久,就來簡單聊一下: 不要買 iPhone SE 的理由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iPhone SE (2代) 的理由”
不要買 iPhone 11 的理由
上次針對特定手機寫文是 2017年1月9日(這裡),這麼久的時間沒有過問江湖事務,回頭再來寫手機文,有種今夕是何夕的感覺,望向部落格同業,只剩一二再撐,其他都三五成群的轉戰 Youtuber,寫稿、賣臉、出聲音,還要剪輯影片+後製,搞得更累,希望他們也都如願發財了,如果沒有的話,搬到高雄可能會快一些。
稍微看了一下同業挑的題目,大多西瓜偎大邊,專挑 (比較簡單的)”iPhone 11 Pro” 來寫,為了老牌部落客的聲譽,所以我挑更多人會選的 iPhone 11 。看這篇起碼節省你的生命 10 個小時以上,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至少花了一個星期以上,研究加上田野調查,要做的 DD (Due Diligence)不會輸給投資一家公司,基本上該考慮的都想到了,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不要買 iPhone 11 的理由
1. 他是入門款
2017 iPhoneX系列問世,2018年後是 XR XS ,不是果粉可能不太懂差異在哪,而這次新的 iPhone 11 其實就是繼承 iPhone XR 的的版本,一樣不是 iPhone 的最強產品,已經花這麼多錢了,還只是入門款。
- iPhone X 2017年推出,雙鏡頭,當時非常貴
- iPhone XR 2018年推出,單鏡頭,入門款,較便宜
- iPhone XS 2018年推出,雙鏡頭,高級版,比較貴
- iPhone XS Max 2018年推出,雙鏡頭,高級加大版,非常貴
2018 上市 2019 上市 6.1″ iPhone XR 閹割版
64GB:NT$ 26,900
128GB:NT$ 28,500
256GB:NT$ 32,5006.1″ iPhone 11
64GB:NT$ 24,900
128GB:NT$ 26,900
256GB:NT$ 30,4005.8″ iPhone XS 高級版
64GB:NT$ 35,900
256GB:NT$ 41,500
512GB:NT$ 48,9005.8″ iPhone 11 Pro
64GB:NT$ 35,900
256GB:NT$ 41,400
512GB:NT$ 48,4006.5″ iPhone XS Max
64GB:NT$ 39,900
256GB:NT$ 45,500
512GB:NT$ 52,9006.5″ iPhone 11 Pro Max
64GB:NT$ 39,900
256GB:NT$ 45,400
512GB:NT$ 52,400
2. 還是有瀏海
若你稍微有注意這兩年手機螢幕的變化,一開始有很多廠商在學瀏海,但後來發現實在是太醜了,最近流行的是出『真』全螢幕,鏡頭直接挖個小洞。iPhone 11 如果沒有看後面的鏡頭,其實真的不知道他跟前一代差別在哪,拿起來有一種:不過就是隻 iPhone 的感覺。
3. 3.5公釐耳機孔沒了,無法邊充電,邊用耳機
現在的 iPhone 已經沒有「3.5 公釐耳機插孔」,所有舊的耳機、或是其他廠牌的耳機,都要透過這個轉接頭來使用,很醜,而且也不會隨身攜帶,若你有特定需求,例如「邊充電、邊用耳機」,這實在很不方便。
4. 螢幕解析度只有很怪的 1792 x 828
iPhone 11 的解析度非常奇怪,只有 1792 x 828,這與一般的 1920 x 1080 雖然只有差那麼一點,但當你在播放 Youtube 影片時,畫質很容易就會被選為 720p 而不是HD 畫質 1080P。也許你覺得螢幕那麼小沒差,但若是你要拿來玩 VR 或是遊戲錄影/截圖後放 Youtube,那差異就很大了,模糊、鋸齒、細節不見,都是他的缺點。一隻 6.1 吋的大螢幕手機,配置奇怪的 828P,反而 iPhone 11 Pro 雖然只有 5.8 吋,但是解析度有 2436 x 1125,給的卻是標準規格,真的是有點莫名其妙。
5. 只有雙鏡頭
蘋果終於將雙鏡頭變成標準配備,聽到果粉使用 iPhone 11 後發現廣角可以拍更多內容『驚呼連連』,感覺好像是活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被人遺忘的一個族群,多數的 Android 一般用戶可能已經使用雙鏡頭一兩年了。其實現在一樣的錢可以買到 iPhone 最大對手 Galaxy S10 搭配3鏡頭,或是 HUAWEI P30 也是搭配 3鏡頭。
6. 記憶體 RAM 只有 4GB
這點寫給大家知悉就好,算是老梗, iPhone 11 和 11 Pro 都只有 4GB 的記憶體,只有現在 Android 流行 8GB 的一半,但相信 Apple 在軟體、硬體一條龍的營運模式下,天生對記憶體的需求肯定比 Android 還要少。 不過現在 Android 的調教其實也是越來越好,大廠牌的旗艦機種的使用體驗和 iPhone 越來越近,互有領先,就長期使用的說,RAM其實也是越高越好不是嗎?
7. 鏡頭很凸
這鏡頭還是很突出,以前是單凸,現在是雙凸,很多手機都做到內縮了,這擺明就是要買手機殼,不准用裸機,更不准空機鏡頭朝下放桌上。
8. 拍照沒有手動模式
這次 iPhone 11 的某一亮點是『夜間模式』,長期使用 Android 的人看到一定會嘴巴掉下來,這夜間模式早就用的跟呼吸一樣自在,忘了他的存在,但我們卻忘了,iPhone 的使用者在晚上拍照的時候,常常會有進光量不足,照片偏暗的問題。不過 iPhone 11 這夜間模式是不能夠自己啟動的,必須是在偵測到低光源的環境,才會自動啟動,據說最長曝光可達 30 秒,少了自由操作的 fu,感覺就是有點不自在。
9. ifixit 維修指數 6/10
ifixit 是專門拆解電子產品,並且販售 DIY 維修工具組套件的公司,這次 iPhone 11 在滿分10分的級距中,拿到6分,若你有 DIY 的習慣,這就具參考價值。
10. 粗黑邊框,加上手機殼後更粗
iPhone 11 依舊延續 XR 的大粗黑邊框,如果沒有那片瀏海,可能會忘了這是「全屏」,而且若是加上殼後就更粗了,不要騙自己這不粗了,買 iPhoen 還是需要一點信仰。
11. 支援快充但不給快充變壓器
這次 iPhone 11 跟 Pro 都支援快充,但是只有 Pro 內附快充變壓器,iPhone 11 給的還是傳統的 5V1A。
12. 沒了 3D Touch
3D Touch 就是同一個按鈕,你『輕按』或『大力按』會有不同的結果,實際會用的的情況不多,但最實用的就是讀 Line 的訊息可以『讀了但是對方不知道』,不會有『已讀不回』的問題,因為 3D Touch 的按法他會先跳出預覽視窗,我們就可以知道傳了些什麼。此外,3D Touch 還有一個實用的功能,就是選字很方便,按下後可以啟動游標,再用力壓下,就可以把游標附近的文字選取起來,單手就能完成。iPhone 11 不再支援 3D Touch 後,用力按下後就只剩下游標囉,有點可惜。
13. 不支援 5G
據說明年5G 要開台了,世界各地也都在敲鑼打鼓準備中,也有不少手機開始支援,這次 iPhone 11 只支援 4G,因此如果你是那種『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沒有』或是『隔代換機』的捧友,那這 iPhone 11 並不適合你喔。
14. 沒有指紋辨識
iPhone 改全面屏後取消了「指紋辨識」改用「Face ID」解鎖,辨識度很高,但 Face ID 使用限制也很多,黑暗中的失敗率較高,晚上睡覺躺在床上長相變的猙獰一些後,也不易成功,同學上課或小資族上班開會,偷用手機,有限制角度的「Face ID」解鎖,也會降低成功率,改成輸入密碼總是沒有「指紋辨識」來的好。而且現在 Android 的機種,大多也有人臉辨識,成功率不差,「指紋解鎖」也改成螢幕下的超音波辨識,完全不需要多開一個孔,科技感十足。
15. 有點大隻
作為入門款的 iPhone 11 有著 6.1 吋的螢幕,其實還蠻大隻的,就舒適感來說, iPhone 11 Pro 的大小其實比較適中,放在口袋不會太突兀。
小結
iPhone 11 這次最有感的升級就是雙鏡頭相機的體驗,若你只用 iPhone 而且還是前幾代撐到現在,那 iPhone 11 真的是個很好切入的點,價格比以前的入門款更便宜,雙鏡頭的使用體驗應該也是此時市場最佳的,要買就趁早,這樣的升級應該會非常有感。但若你習慣用旗艦款的 Android 機,轉換過來的升級感可能感受不太大,更多的感受可能是失去自訂自由的束縛感。
2020年4月,蘋果推出了與 iPhone 11 搭配同樣 A13 處理器的 iPhone SE (2代)。

其他不要買的理由系列文章,請點這裡。
不要買 2018年版 iPad Pro 的理由
儘管前陣子我買了一台CP值頗高的普通小 iPad(請看這篇),我表面看起來洋洋得意,但事實上2018年版的 iPad Pro 才是我心中永遠得不到的最愛,它的全新設計、高昂價格,可使用 Apple Pencile 第二代且還要加購才能持有的獨特優勢,都讓擁有 iPad Pro 充滿著『發大財』的磅礴氣勢,全套買下來,同學都以為我搬到高雄,改口叫我一聲 X董呢!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2018年版 iPad Pro 的理由”
不要買 2018年版 iPad 的理由
年初,我2016年入手的 iPad Pro 不見了,儘管被臭罵好久,但我還是很堅定的想再買一台平板來用,深思了很久,與其去買奇奇怪怪的平板,不如團結一切可團結的錢,再來買台 iPad,享受使用平板該有的最高體驗,原本打算貸款再買一台最新的 iPad Pro,全新設計 + 全螢幕,四揚聲道,像電腦又不像電腦,有夠絢麗。但,寶傑,那機身會彎曲啊!說有多堅固,看了那麼多的 youtube 影片,稍微凹一下就會從中間的麥克風開始崩壞,還得擔心自己是不是買到機王,出廠就彎,花錢又不是找罪受,這種事我當然不幹。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2018年版 iPad 的理由”
不要買 iPad mini 的理由
◎三分鐘熱度部落格在此聲明:
(1)文中所述產品相當優良,標題圖片打一個大叉,是為了凸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專寫不要買的「理由」,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若有引用或描述錯誤,請留言告知,將予修正。(2)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心得分享。(3)若文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讀者的購買決定,照慣例,三分鐘熱度部落格與本文作者概不負責。
Apple 大概是看到ASUS的nexus 7、Amazon的Kindle…等七寸平板賣得嚇嚇叫,口水流很久了也想分一杯羹,趕在聖誕節之前推出iPad mini,管他已故創辦人賈伯斯到底會不會喜歡(他討厭比iPad還小的平板),消費者會買單最重要。
這台iPad mini 承襲了iPad 所有的元素,只是變小而已,大家都已經知道iPad有多棒,這裡不贅述。但如果你看了一堆開箱文,滿腦子都是掏錢出去的動作,那不妨吸收一點負面資訊,平衡一下,思考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請看三分鐘熱度整理的:不要買 iPad mini 的理由。
1. iPad mini 2 快出來了
買Apple產品的好處就是他一年才出一款,消費者至少有一年的時間不用忍受「落伍」的感覺,不像Android用戶,得忍受剛買的新機種,在短短幾個月內就被新產品推到像去年買的一樣。
不過這種規矩剛被打破,iPad mini 推出同時,iPad 4也悄悄的上市。iPad 3(全新iPad)半年前才剛推出,現在就有新款,這代表iPad mini 2 可能在半年後就上市。畢竟,iPad mini的各項規格都不像是蘋果「給你最好」的作風,反而像是個為了賣錢、壓低成本,妥協出來的產品。
iPad 美國 2010.4.03 上市
iPad 2 美國 2011.3.02 上市
iPad 3 美國 2012.03.16 上市
iPad 4 美國 2012.11.02 上市(只間隔半年)
iPad mini 美國 2012.11.02 上市
iPad mini 2 (也許在2013,05,半年後)
2. A5 CPU是1年多前的東西
iPad Mini 配備的是舊款的A5 CPU,這在iPad系列中相當落伍,幾乎是1年多前的技術,A5之後有A5X、再來是A6X。
A5不論是在運算和圖形處理速度都遠遜於A6X,對硬體規格相當在乎的人得特別注意。
A5 = iPad 2, iPad mini
A5X = iPad 3
A6X = iPad 4 (配備Retina顯示器)
圖片來源:截取自Apple官方網頁。
Apple 對A5X的描述是:“內建四核心繪圖處理單元的 A5X 處理器,須驅動 iPad 2 原有像素 4 倍之量,卻保有 iPad 最令人稱道的平穩流暢。即使視覺魅力更加分,iPad 依然具有令人讚歎的 10 小時電池續航力。”
Apple 對A6X的描述是:“iPad 內的全新 A6X 晶片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強勁的流動晶片,帶來比 A5X 晶片高達兩倍的 CPU 和圖像處理效能。”
3. RAM 只有 512MB
iPad mini 的RAM只有512MB,使用起來應該不會有問題,但如果你對硬體規格很要求,那這台絕不是頂級的,跟現在Android動不動就推2GB RAM來比,少了很多。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512BMB在iPad mini上就可以跑 Siri,那為何Apple不讓iPad 2也能使用Siri,真小氣。
iPad 256MB
iPad 2 512MB
iPad 3 1024MB
iPad 4 1024MB
iPad mini 512MB
4. 螢幕解析度低
Apple說iPad mini分分寸寸都是iPad,沒有犧牲原來的元素,但事實上他給的是兩年前的東西。iPad mini 的螢幕看起稍微比iPad 2好一點而已,如果你曾經看過iPad 3那種銳利畫面,那這台就只是So So而已。
不過,如果你從來沒用過iPad 3 或iPhone 4以上的產品,那iPad mini的畫面對你而應該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iPad 2 1024 x 768 解析度,每吋 132 像素
iPad mini 1024 x 768 解析度,每吋 163 像素
iPad 3 2048 x 1536 解析度,每吋264 像素
iPad 4 2048 x 1536 解析度,每吋 264 像素
Nexus 7 1280 x 800 解析度,每吋 216 像素
5. 眼睛要很好
iPad mini 的螢幕比例採4:3,可以完全相容現有iPad中的APP,廠商不需要重新開發,這是非常棒的策略。但副作用是,他的字體變小了,加上螢幕不夠銳利,看久了實在有點吃力,眼睛不好的人要特別注意。
同樣的APP,在iPad上看起來ok,但在iPad mini 上就感覺小了一點,看起來不舒服,甚至有點模糊(還是我得換眼鏡了@@),如果將來iPad mini 2配備 Retina螢幕,應該就沒這種問題了。
6. 主相機只有500萬
iPad mini前後都搭配了相機,不像Nexus 7只有視訊使用的前相機。但是iPad mini的主相機確只配500萬像素,跟iPhone 4S、iPhone 5搭配的800萬像素比起來就略遜一籌。
7. 邊框太細,畫面會被大拇指擋住
iPad mini 的邊框做得非常細,拿在手上,在自然的握法下,大拇指會擋住一部分的畫面。其他家7寸的平板都沒這種問題,因為他們的邊框沒那麼細。
如果你有辦法長時間大拇指貼在邊框上,這就不算缺點了,不過手會很痠就是了。
自然的狀況下,會這樣拿著iPad mini ,擋住的範圍頗大。
下面這張是拿iPad 4的樣子,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大拇指擋住螢幕的程度較小。
【GOOGLE提供的廣告】
8. 鋁合金外殼容易碰凹,摸起來有點滑
iPad mini的鋁合金很容易凹,如下圖所示,而且摸起來有點滑,感覺容易掉,如果加個保護套在外面,又會讓他變更厚,也是一筆新的開銷。
9. 看16:9的影片,不夠爽
使用 iPad mini 在看16:9的電影時,就很瞎了,上下會出現兩條留黑的區塊,浪費了很多顯示空間,偏偏16:9又是主流的規格,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世上沒有完美的產品。
10. 可維修性只有2分
專門拆東西、撰寫維修指南的權威網站ifixit,將iPad mini拆解後,在可維修度上只給了2分(滿分10分),這代表你自己拆或拿去送修,都有可能被「修壞」請小心愛惜。
圖片來源:ifixit ipad mini
11. 新的Lightning接頭很脆弱
Lightning的接頭有點長,裝上iPad mini後,很容易在碰撞下就歪啦,實際在店裡測試過,稍微大力一點搖它,就還可以聽到嘎嘎的聲音,感覺不太堅固。
12. 要連接現有的設備,你得買新轉接器
如果你過去投資了不少使用30pin的設備,因為iPad mini使用新的Lightning接頭,你得買轉接器(Lightning to 30-pin Adapter)囉,這一個可不便宜啊,台幣快1,000元。
13. 有別的選擇/ 薪水沒漲
iPad mini 入門款(16GB)就要價美金339元,折算台幣為10,170元,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相同的功能你可以找到更划算的選擇,例如Nexus 7入門款(8G)只要美金199元。
而且現在什麼都漲,但是我們勞工的待遇確倒退到15年前的水準,年輕人的第一份薪水還被壓到22K以下,你也可以考慮先把錢省下來,供必要的支出使用,不買電子產品,對生活一點影響也沒有。
延伸閱讀:誰在剝削勞工? (from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不要買 Nexus 7 的理由
14. 少數人看到螢幕下方有黃斑
本文刊登後,有網友反應說買到的iPad mini出現黃斑,隨意Google後發現另外兩個一樣的例子(如下圖),而且都是出現在靠近Home鍵的地方,所以這可能不是個案,大家購買的時候得仔細驗機阿!
圖片來源:MacRumors
圖片來源:翻攝自Apple Support Communities
15. 當不了小筆電
[2012/11/22更新] 很多人買iPad後,發現只要多買一個無線鍵盤、pages 及 keynote (就是mac系統下的word及powerpoint),就可以做簡單的文書處理,還挺方便的,因為螢幕夠大。像最近【歐洲探險 Europa Explorer】部落格就買了一個。這種搭配放在iPad mini就不適合了,因為螢幕實在太小,類似初代的Eee PC,最後根本不會有人拿來作文書處理。如果你預算有限,又有筆電的需求,可以多參考別的選擇。
16. Windows RT 的七寸平板
[2012/11/22更新] Windows RT的七寸平板還沒出,也許會有驚喜,也許可以等一陣子再跟iPad mini一起考慮。
END. 「想要」不等於「需要」
***《不要買的理由》系列文章,都以END為最後一點 ***
你會產生「想要」的感覺,其實是因為Apple的廣告和行銷打的好。 如果你已經有了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上班時間又可以隨時上網,其實真的不需要買一台iPad mini,除了算是重複投資,這還會侵蝕你異常珍貴「什麼事都不想做」 的時間,漠視「需要放空」的需求,輕者得到資訊焦慮症,重則破壞家庭幸福,小心阿!
小結
iPad mini 很輕薄,握起來質感非常好,但整體而言就像是一台變小的iPad 2,而且幾乎是1年多前的規格,如果你的預算有限,只能在iPad或iPad mini做選擇,我會建議你拿iPad,大螢幕看起來對眼睛比較好。先寫到這邊,未來若有新的發現,會繼續補充。祝福大家購物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