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5K、15K 初跑心得

開箱後 (請看這篇) 這一周第一次穿 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上路,分別跑了 5K 和 15K,前後相隔3天,在此之前我「腳感」的記憶,主要停留在Nike Zoom Fly 3,這初跑的感覺還蠻深刻的, 趁我還記得的時候趕快寫下來。 Continue reading “【心得】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5K、15K 初跑心得”

【開箱】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我的 Nike Zoom Fly 3 在跑了約300公里後鞋底磨破了,雖然它的前一雙 Mizuno Wave SKY 2 跑了超過700公里後依然健在,但因為太厚重,我還是很想買一雙新鞋。看網友介紹Pegasus Turbo 2,於是就直接跑到鞋店定了一雙,很多人都喜歡上網買鞋,但我更喜歡在店裡試穿,跟店員哈拉的感覺,如果大家都上網買,那這些在實體店工作的人怎麼辦? 這一篇純開箱,下一篇在來介紹跑步的感覺。 Continue reading “【開箱】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不要買 Nike Zoom Fly 3 跑鞋的理由

年初的時候我買了一雙 Nike Zoom Fly 3,大概花了 150 歐元。沒在慢步的人很難想像,其實在跑步的世界裡,每一雙跑鞋也跟 3C 產品一樣,有高階、中階、平價、黑科技、跑分…等等訴求,一支手機可以用 2年吧,但是有在練跑的人,一雙鞋子大概撐不到半年就報銷了,以前看過書上寫過好像500公里就要換 。年初的時候,我抱著新年新希望的心情,到鞋店找快感。很久沒買鞋了,朋友推我 Nike 的vapor fly 4% 或是 Hoka one one,4% 好像是說穿上你的成績會提升 4%, Hoka one one 則是我沒聽過的牌子,但聽說也很厲害。 Continue reading “不要買 Nike Zoom Fly 3 跑鞋的理由”

不要買 NIKE+ iPod 感應器 的理由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興沖沖的跑到體育用品店,敗了「Nike+ iPod Sport Kit」的套裝組合,想說Nike + Apple這兩大龍頭的異業結盟,會不會像檸檬配愛玉一樣,給你戀愛般的好滋味
現在,老婆每一次打開抽屜看到它們,就忍不住要罵我幾句。這些咒罵跟怨念的累積,實在揮之不去,就讓我發洩在「不要買的理由」系列文章上吧,請聽我娓娓道來…
不要買 NIKE+ iPod 感應器 的理由


這個產品介紹與好處:Apple官方網站    (← 警告,點擊此處能會讓你花更多錢。)

◎三分鐘熱度部落格在此聲明:
 (1)文中所述產品相當優良,標題圖片打一個大叉,是為了凸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專寫不要買的理由」,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若有引用或描述錯誤,請留言告知,將予修正。(2)本文與任何廠商皆無關係,絕無任何「利益交換」或「置入性行銷」的意圖,純粹為個人心得分享。(3)若文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讀者的購買決定,照慣例,三分鐘熱度部落格與本文作者概不負責。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有一台iPod mp3隨身聽,想法是 “如果可以在現有的設備上,添購小裝置,達到測量跑步速度的目的,那就太經濟實惠了” 。果然,我的想法有夠天真,太小看Apple跟Nike這兩大 “消費性產品” 公司。最後,總計我花了台幣3,000多買了「Nike+ iPod Sport Kit」以及「鞋底有洞的Nike+跑鞋」,用了幾週後,就放在抽屜裡佔空間,天天被老婆罵,只剩下鞋子拿來走路。所以後來才又買了:Garmin Forerunner 305
如果你打算要添購,以下不要買的理由一定要先知道:
DSC_6577

1. Nike+的感應器是消耗品,不能換電池,也無法充電。
* 感應器的電池不可更換或充電,使用壽命超過 1000 個小時。電池壽命視使用狀況及其它因素而定。」這一點是從Apple官方網站摘錄的,但是你的眼力需要非常好才看的到,他們不會像我一樣劃底線,深怕你看不清楚。
如果我早知道Nike+的感應器是消耗品」,那我肯定不會買。以下是Apple 官網的介紹:

Nike+感應器,使用1000小時

看不清處對吧,放大一點看看!
 Apple 官方網站對於1000小時的介紹    
對於一個產品的介紹,為什麼要用”近乎透明的 淡灰色” 來寫呢? 肯定是怕消費者看到,大家覺得,堂堂大廠,這樣作生意,是不是不誠實呢?
(不信的話,請點我)

2. 實際使用根本用不到1,000小時

好吧,也許你會說1,000小時可以用很久呢!每天跑步一小時,也要快3年才會沒電。但大部分的人用幾個月甚至幾週就沒電了,原因是那雙鞋子不會只拿來跑步
好吧,那我不跑的時候把Nike+感應器從鞋底拿出來總可以了吧? 我也想過,但是這個動作做個幾天後,就覺得煩,在幾天後就忘了,等到要在跑的時候,就發現它沒電了。

把鞋子搞成跟印表機的墨水匣一樣,隔一陣子就要消費一次,把我當肥羊。
 DSC_6567  
我忘了從鞋底拿出來,一陣子後就變成這樣了,我保證絕對沒有拿Photoshop修片。

 




 

3. 他不會告訴你什麼時候沒電
好吧,你可能對於跑步的預算沒有上限,打算多買幾個Nike+的感應器,一沒電馬上就換。這很理想,但又要失望了,因為:
a. 它沒有任何指示燈告訴你什麼時候沒電。
b. 即便你買的是全新未拆封的,你也無法保證它的電量是飽滿的。

DSC_6568  

4. 只能選Nike+的特定鞋款
Nike標示有NIKE+的鞋款,底部有一個洞,這個感應器就塞在那裏。因為要買鞋子,練習赤腳跑的朋友們要失望了。當然你也可以不要買NIKE+的鞋款,不過就得買專門綁在鞋帶上的套子,還是得多買一樣東西。
DSC_6585  DSC_6586  
好幾次去體育用品店,標有NIKE+的鞋款要不是很少,要不就很貴,不是個令人愉快的購物經驗。
DSC_6583

為了要裝這個感應器,我特別買了這雙鞋,開價台幣二千多,但是我穿著它跑步時,卻感覺不到二千元的價值。

DSC_6589

5. 需要校對,越調越不對
我的經驗是,當你用一陣子之後,會慢慢感覺iPod上顯示的速度「很怪」。這時,說明書上建議你找一個標準的跑道,進行校對:繞著標準的400公尺跑道,跑一次。我他媽的花了一大筆錢,還要虐待自己找跑道幹這種事。但我還是低頭了,找了跑道調完後,我再也沒用了,因為越調越不對。後來我又買了:Garmin Forerunner 305 ,又花了台幣快4000元,用了一年多,至今仍開心地用著

5. Nike+感應器只能跟iPhone配對
謝謝本篇留言第一號Yi-Ning Huang的提醒,Nike為了創造未來穩定的營收,也替Nike+感應器找了智慧型手機來配對,以便賣出更多「Nike+感應器」和「鞋底有洞鞋」。可惜,那個App只有Apple的iPhone才有。用Android或是Windows Phone 7朋友們,算你們運氣好,買了Nike+感應器,會讓你更失望。
圖片來源:Nike

PS: 在Android上面可以用的APP是 NIKE+ RUNNING,一直以來只支援iPhone,終於在2012年6月奧運開賽前開始支援Android囉。

 

總結

Nike+感應器」就等於是印表機的「墨水夾」,貴的要死,還要不停的買下去。而Nike賣的「Nike+鞋底有洞跑鞋」,選擇少,價格高。還是把錢省下來吧!

PodCut Coffee Pod Recycle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器
PodCut™ - Nespresso 咖啡膠囊回收神器
部落格公告:我們有 Podcast。也有 出書


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 = 支持我們更好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