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WFU
顯示具有 不要買的理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不要買的理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不要買生乳卷的理由

 女兒說:「生乳卷是我吃過最難吃的點心!」。

我嚇壞了。我本來期待著,愛美食的女兒,第一次吃到生乳捲,應該會捧著它心花怒放吧!然後吃完一片,還會再要一片,結果不然。本來以為這是誤會,後來又買了一次,女兒仍然說:「我第一討厭的點心是奶酪,第二討厭的是生乳捲!」。女兒無心的評論,突然開啟了我的大腦,讓我重新思考,生乳捲的意義與價值。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Tonebase 古典音樂大平台,值得買嗎?

大~平~台~又來了!我曾經介紹過Badminton Family 這個羽球大平台, 如果連羽毛球都可以網路教學,那古典鋼琴有何不可?而且看教學影片學樂器這種事,早就已經有人做過了,Guitar Tricks裡,就有無止盡的吉他教學短片,你這輩子都別想看完。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不要買 Nespresso Vertuo Next 咖啡機的理由

話說好幾年前我就看過 Nespresso Vertuo 系列膠囊了,那種胖胖的膠囊 2014 年正式推出,採用注水後 + 高速旋轉 + 洗衣機脫水(=離心力)的方式沖泡咖啡,因為膠囊上有條碼,所以還可以依照各別咖啡不同的設定,自動控制不同的水量及轉速,以得到相應最完美的味道,重點是可以沖出『大杯量』230 ml 以上的美式咖啡,據說這是 Nespresso 為了攻占北美市場所特別研發的機型。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不要買 POIEMA Fan 的理由


年 (2022)夏天的時候無意間逛到 flyingV 眾籌網站,想看看目前流行籌資的項目有哪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現在的眾籌網站,已經搞得跟購物網站沒兩樣,越看越有趣,越滑越迷惘,就這樣失心瘋來著,買了一台要價NT3990的電風扇 POIEMA Fan ,號稱全域電風扇,這一篇是我使用兩個月的心得。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不要買 Garmin Forerunner 245 的理由 暨維修、使用心得

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明明 Garmin 今年 (2022) 主推的新款跑步專用 Forerunner 系列手錶的型號是955 跟 255,各大網紅跟部落格都在介紹,為什麼我偏偏要寫 245 ? 答案很簡單,因為現在買 245 很便宜阿!

2022年6月13日 星期一

不要用無蝦米輸入法的理由/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不會學無蝦米輸入法


無蝦米輸入法在二十年前是很潮的東西,當時我身邊的同學們,只有上進的專科生才會,因為大學生打BBS聊天,只要會注音輸入法就夠用了,倉頡輸入法又是LKK在學的東西,當時自然就選擇了無蝦米。

我個人已經使用無蝦米輸入法超過20年。但是換了Mac, 年紀又大了之後,本來用得好好的無蝦米,現在變成常打錯字,打不出字,速度也變慢。無奈,年紀大了,我實在很懶得再學新的輸入法。如果還能打得出中文,就罔用吧!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不要看A片的理由

由於宗教因素,我已經幾年沒看A片了,但還是可以做愛。結婚十年,我的性欲曾經進入了漫長的冰河期。直到最近,可能是由於固定鍛練身體、打羽毛球的競爭性運動,性欲突然又出現了。這重新出現的性欲,彷彿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

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不要買《可不可熟成紅茶 》的理由


舉家搬遷回來台灣一個多月了,我發現電視上『手遊』廣告的播放頻率極高,還有滿街的『飲料店』更甚以往,感覺這兩種行業是目前本島除了台積電以及銀樓以外,含金量最高的行業。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不要買 IKEA MALM 雙人床的理由

說來還真的不可思議,IKEA MALM 這個雙人床,我們家竟然用了超過8年以上,並不是我特別愛,而是一連串奇怪的巧合。第一次外派到美國 Seattle 工作,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公寓租約簽好後,同事 – 法蘭克就開車帶我到 IKEA 灑幣,公寓是空的,所以全家要用的東西我都得買,所以床架買到 MALM 我是亂選的 ,一用就是3年。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不要買 Bose Soundbar 500 的理由

去年疫情爆發後第一次微解封時,我立買開車帶著兩個調皮鬼衝去 MediaMarkt (電子商場),採購電視用的音響 soundbar,因為已經受夠電視的爛音效,看 Netflix 一點都不 High。soundbar 選擇很多,但我最後只鎖定 Bose,因為他們家的產品可以用很久,一開始在 Bose Soundbar 500 與 700 間猶豫不決。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不要買 AirBadminton 的理由


今年奧運的羽球比賽真的讓人熱血沸騰阿,生父生母為了自己要運動 (順便挽救我們家運動神經有點慢的長子),決定全家投入羽毛球的運動,生母率先帶領大家,浩浩蕩蕩的到 DECATHLON (迪卡儂) 運動量販店採購球拍、羽球、球袋、球鞋,全套設備齊備,宣示意味濃厚,在同事推坑下,甚至買了專門在戶外使用的 AirBadminton 羽球,這次要講的就是這個。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不要買 Sennheiser HD 350BT 的理由 / 使用心得

 這個耳機是今年2月買來送老婆當生日禮物的,雖然她收到的時候沒什麼特別的反應,但後來有一直用,所以我想應該有滿足到她的需求。

當時選的時候其實沒想太多,他剛好在特價,含稅只要 EUR 89 ,牌子好聽,各項功能性數據又都 OK (Qualcomm處理器、Bluetooth 5.0技術、可折疊、可用30小時),我想採雷的機率應該不高,整個決策過程沒有超過10分鐘,是我該次購物的最大勝利。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不要買 Bose Quiet Comfort Earbuds 的理由 / 使用心得


我發現,其實我買過很多 Bose 的東西,但是在部落格裡卻一個也沒提過,這次來分享一下前陣子買的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我第一個買的真無線藍芽耳機是 Jabra Elite Active 65t,造型很像一個金色大蝸牛爬上我的耳朵,跑步可以用,也很舒適,但就用了一年多後,左邊的耳機有一天就連不上了,怎麼測試都無法使用。

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

不要買 美股 ARK INNOVATION ETF (ARKK) 的理由

 


這個部落格雖以 『生活』 為主題,但投資理財方面竟然一篇都沒有,有點說不過去,我看熱門的 Podcast 都在講投資,也許我也可以來寫幾篇看看。因為是《不要OOXX理由》系列第一篇 有關《金融》 的文章,慎重起見,在開始前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投資背景,說到投資,我也是經驗豐富阿,雖然念的是電機系,但港劇《大時代》也複習了好幾次,退伍的那一年夏天我還到台大上了選擇權及JAVA程式語言的假日班,投資學的書也有買來看,還沒上戰場前,股票、債券、期貨、選擇權、外匯已略懂一二,出社會領了幾次薪水,扣掉給媽媽的孝親費後,我就帶幾萬元的雄心壯志,到元大證券開戶,業務員說我天資聰穎,一定是股市奇才,此後~股票、期貨、選擇權,做空、做多、call、put 、南非幣、垃圾基金…都有涉獵一些,不過這麼多年來,發大財好像離我相當遙遠,阿~~~午夜夢迴時,我還會夢到上班接到營業員追繳保證金的電話,現在我認為最可以放心睡覺的投資應該就是現金或定存。

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不要買 Calvin Klein 內褲 的理由


事情是這樣的,星期六我們開了一百多公里的車,到郊區的 Outlet 閒逛,漫無目的的那種,沒有缺什麼,也沒有預設要買什麼,Outlet 裡沒有不打折的商品。老樣子,人群眼中充滿著希望,穿梭在店與店之間,彷彿打折只到今天,開車過來的高昂時間成本,得靠大量購買才能攤平,潛意識告訴自己絕對不能空手回家,應該是這樣想的,好像有什麼呼喚我,讓我直接帶兒子往 Calvin Klein 的內衣褲店走去。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不要買 Amazon Echo Dot 的理由


難得去姐姐家拜訪,她說前陣子看到 Amazon Echo Dot (第3代) 在特價,就拜託在美國的朋友幫忙在 Amazon 訂了 3個。兩個給小孩子玩,一個放在廚房,當藍芽耳機來用,我跟她凹了一個回家試用。Amazon Echo Dot 是一款連接 Wifi 的無線喇叭,也可以用 Bluetooth 連接手機撥放音樂,但她主打的重點其實是與 Alexa 語音助理以及Amazon服務的整合,若你有訂閱 Amazon ,那這一款應該很適合,但如果你習慣使用Siri 或 Google 的服務,那 Echo Dot 的效用就相當低了。以下不要買的理由給大家參考: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不要買 UPRIGHT GO 2 的理由


在2020即將結束前,我終於有勇氣面對這個放在抽屜深處的 UPRIGHT GO 2 (官網),這大概是我用過最怪的幾個產品之一,它是用來改善駝背用的,2019年10月買來後用不到幾週 (嚴格說來只有幾天) 後就冷凍起來,收到抽屜裡。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不要買 Waterpik 沖牙機的理由


科技進步,牙線也要跟著進步。沖牙機就是水槍,喔不,是「科技牙線」,它和超音波牙刷是哥倆好,以前我每次逛Costco都看到在賣,永遠不會下架,就算下架也是因為有新的機型要上架了,售價大約在NTD2,500~3,000元之間。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不要買 迪卡儂按摩滾輪(Aptonia) 的理由


有人在迪卡儂買了這個,它在我家的暱稱是「花枝捲」,因為它外觀看起來很像生炒花枝裡的捲捲。它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但是卻不是你看到的那麼單純。你會中招的原因,可能是 1) 你已經有酸痛問題很多年了,遍尋不到解決方式  2) 它很便宜,不到台幣500元 3) 在迪卡儂現場購買的時候,正常人不會當場在地上滾來滾去的試用它。你只是覺得每天都酸痛,看到影片示範覺得好像很容易,而且不貴就買了。但是買完之後才會發現: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不要買小米體重計 的理由


小米除了手機、平板電腦及相關周邊產品外,外還有電視、筆電、淨水器、筆電、空氣清新機等,幾乎是朝著全方位的家電公司發展,這次要介紹的是則是相當傳統的 「小米體重計」。它是很傳統的產品,但小米把它作得很科技感,但最後不過其實也就是量體重而已,而且還不太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