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WFU
顯示具有 如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如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治療顳顎關節痛 TMJ Disorder

紀錄這個月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我的顳顎關節痛得到治療,而且疼痛也改善。我的顳顎關節(TMJ)已經痛了12年,一直沒看醫生,因為找不到醫生。一般牙科診所沒有看顳顎關節痛,一痛12年,痛成習慣,我也失去面對它的勇氣,更不相信它會變好。


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建立習慣 - 鍛練核心肌群

最近在整理舊物,準備搬家,翻到了這本筆記本,是我二年前開始想到要練核心肌群的時候寫的。過了兩年,我還真的從腰圍31變成28,減了6公斤。我明顯感覺到練核心的好處,是溜冰、跳高、游泳、肢體動作等,都變輕鬆了,而且駝背了三、四十年,也有改善的希望,至少現在維持上半身直立,不會那麼吃力了。除了橋式之外,我還會做Flutter Kick, Side Plank 或是Russian Twist, Squat等,全部都是從Youtube學來的。但我每天想到要做的,還是橋式,從最早的二十秒開始,現在已經可以做到每次45秒,一天做3分鐘。

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閒聊】學語言的小習慣


不要讓那些「你不能做的事情」,遮閉了你的雙眼,掩蓋了「你能做的事情」。

你不能夠在幾天或是幾個月內,學會一種語言,但是你可以每天花5分鐘學習。多年來,我發現「學語言」跟「減重」相似,都是心理戰。不管你今天多努力,卯起來做了多少,但是你絕對不會看到任何成效與進步。但你若是持續一段時間,幾天到幾週,雖然會些許成效或進步,但是往往非常的小,小到你會自然想漠視它。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如何瞬間穿越時空到20分鐘後的未來?


苦練多年,我終於成功,領悟瞬間穿越抵達20分鐘後未來的奧義,不論是在人擠人的捷運、無聊的課堂、沉悶的會議、想脫身的約會、聽老公/老婆發牢騷….,只要發動這項奧義,我已身處20分鐘後的未來。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早起系列】我的 Morning Routine (3) 閱讀

我的「不要買kindle的理由」從2015年刊載開始,其留言板至今大概聚集了百名以上的「愛讀書人」「大量閱讀者」與「英文強者」。不過,我仍然相信這個世界上,現在還會想閱讀的人很少。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早起系列】介紹我的 Morning Routine (2) 冥想打坐


我很羨慕那種想睡就可以馬上睡著的人。坐在餐桌上,上一秒還在跟他講話,看他在滑手機,結果再轉過頭來,他就開始打瞌睡、睡著了。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早起系列】介紹我的 Morning Routine (1) 寫日記


如果,你每天晚上都少滑手機一小時,早點去睡,第二天早上,再早起一個小時,那你每一個星期,就比別人多了七個小時,這就是整整一個工作天了,你的一週會變成有八天。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培養習慣】如何早睡 (克服晚睡的心魔)?


早睡,其實就是「上床睡覺」,跟喝白開水一樣,都是人類的本能。但是在電燈、電子產品接連出世之後,人類早睡就越來越困難了。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培養習慣】我的Morning Routine: (1) 早晨日記


我的Morning Routine是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10點半上床。

在這之前,我這輩子唯一一次早上五點起床,是在我國中的時候。那時是覺得下課又補習很累了,根本沒精神複習功課,所以想說早點起床,結果鬧鐘調五點起床之後,坐在書桌前,眼睛根本累得張不開,從此早起對我就成為一件可怕的事情。舉凡是要坐飛機、出遊必須要早起時,我都非常抗拒,我一直深信,只要我早上五點起床,我就睡不飽、會很累、沒精神,早起不適合我。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一定要忙碌,妳才會覺得心安嗎?


阮翠終於想到她論文的題目了:「當媽媽為什麼會累到腦子燒壞(Burnout)?」她說是因為看到我,才會想到這個主題。

靠!妳自己更嚴重哩!阮翠才是我看過最忙碌的一個人,總是在喊自己壓力大。我懷疑她長期忙碌,導致她整個人已經迷航了。她總是在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她的兒子,也常是最晚離開幼兒園的小孩,但是她卻不像其他的媽媽一樣,是因為工作;週末也從未聽她說出去玩。不過,瞎忙的人,自己通常都不會知道。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音樂閒聊】練琴的瞎練與盲練


自從我改掉盲練、瞎練的壞習慣之後,我練習的效率就高了很多。以前花半年一年才練得完的東西,現在二個月就練完了。


「老師,為什麼我這週幾乎每天都練一個小時,但是還是彈得亂七八糟?」
「因為妳總是無效的練習呀!」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培養習慣】如何休息,癒療心靈?(下)


如何讓心靈休息的上篇,是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擾,這篇講的是如何驅逐你內心中,不讓你休息、不讓你放鬆的魔鬼呢?它們會因為習慣,讓你誤以為這是改變不了的事情。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被愛系列】性慾與性生活


有天三個女人在公園,不知誰先起的頭,講著講著就講到了作愛這件事。

A說:「從我兒子出生之後,我跟我老公就已經沒有那個了,他如果想要,我就叫他去廁所」
B說:「我實在很厭倦,當一個男人被A片洗腦太久,他總是在妳身上跑A片的流程,完全沒有情趣可言,還讓我覺得自己很像在拍A片」
C說:「唉…我想亞洲的男人都差不多是這樣的吧!」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培養習慣】如何喝白開水?


不要買SodaStream氣泡水機的理由這一篇文中,我發現居然有不少人跟我一樣,討厭或是沒辦法喝水啊!喝水跟睡覺一樣,毫無疑問的是人類本能,但是很多人在鼓勵消費的生活裡,喝水居然會產生困難,這樣是否能讓你驚醒、意識到問題,花時間改變自己的心態?或是我們寧願花時間研究產品,再去追逐下一個替我們延遲問題的神器?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如何在海外教孩子學中文


因為工作的關係,孩子在上幼稚園的時候就跟我們離開了台灣,大的剛學ㄅㄆㄇ,小的才在牙牙學語,剛開始的第一年擔心的是他們的外語學習,後來的變化是,孩子學習力極強,大概6個月就可以用外語溝通,三年後擔心的是他們中文怎麼辦?雖然在家裡講的都是中文,但是讀、寫卻遠遠落後,老大小一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到他開始有一點抵抗學習中文,如果放著不管,將來回台灣銜接就是一大問題。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戒糖終於成功

這篇文章早寫好了,卻一直不敢發,其實是怕自己戒糖成功,只是短暫的假象,自以為戒糖勞苦功高,最後又買了甜食來犒賞自己。

經過二年的欲海浮沉,雖然我還是會吃一點甜食,但這十年來,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不再依賴甜食。以前只要一包甜食打開,立刻就全部吃完。除了超甜的餅乾,比方說新貴派,每次打開,吃到剩二包時,滿口甜膩的感覺,終於喚醒了我的逃生本能:

「如果還想好好活著,就別再吃了~~」

現在至少一袋甜食打開,全家人一起吃,可以撐三天,走過飲料店,我也不會再覺得好徬徨,好可惜。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豆腐還能怎麼煮?值得一試的「炒豆腐」

豆腐表面看起來白淨,但卻是煮婦的剋星。這種東西買回家到底能怎麼吃?通常家常的吃法,都只能煮個味增湯,加豆瓣醬變麻婆,或是涼拌皮蛋。剛結婚還不懂的時候,我家餐桌時常出現這幾道青澀的菜。

時光飛逝,當貂嬋也變成豺狼,我們嗜食重口味之後,開始有了紅燒、鐵板、或是炸豆腐,但這些都要先煎再煮,手續多,配料又複雜,因為豆腐本身無香味,又得加一堆昂貴調味料,如醬油膏、奶油、蠔油等,但最後總因為豆腐沒過油,味道永遠跟餐廳差了一大截,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很不值得的料理。

今天要介紹是我最近發現的炒豆腐,料多、好做、重口味。炒一大盤用來當主菜都行,是一道外表像從冰箱裡亂湊和的,但卻會讓你整盤吃光的菜。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三分鐘熱度2016年回顧

2009年6月,三分鐘熱度開幕,期間多謝各位關照,小有成長,也就這麼持續到今天。偶然間回頭看到早期的文章,突然覺得以前寫的東西比較有趣,長篇、短篇,假文青、真廢文的都有,但現在的文章,好像越變越艱澀,而且篇幅還越拉越長。

這應該是後來求好心切,不敢隨便發文,每一篇都當成專案來做,回家還把自己當專員操,反而失去了當初寫部落格的初心。部落格嘛,就是抒發心情,在網路上聽人喚你大大長大大短的,安慰一下現實生活的真俗辣,順便為飛逝的生活留下記錄。但比較傷感的是,以前還有固定的格友會來推文,你推我,我推你,大家推得不亦樂乎,可惜現在,以前的推友們幾乎都不寫部落格了。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如何從台北開車到好市多 Costco 南崁店?


之前在書裡放了一篇 「不要去好市多的理由」,不料在民間製造不少仇恨。很多人甚至天真地以為我家不去好市多,但其實我家還是會定期去朝貢,只是去哪一家好呢?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如何去除麻竹筍湯的苦味?加點蔭冬瓜就好了

這兩天逛市場,發現菜價終於下跌。看著攤子上要什麼有什麼,而且都買得起,人人臉上泛著喜氣,菜販們一個個爭相巴結我,我心想:啊!太平盛世也不過如此吧!

這週在菜市場看到每個攤子都有的「麻竹筍」,一斤才35元,但是我知道它咬起來又硬又粗、而且煮湯喝,只會苦不會甜。但是這麼大一根才80耶,不買太對不起家人了。

竹筍切開後又拼回去了,看!多益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