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WFU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書籍介紹】翻譯書/ 哲學的40堂公開課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會去找這本書來看,是因為在看完【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之後,對哲學燃起興趣,那怕是三分鐘熱度也好,我想找一本書來咀嚼。到底哲學是什麼? 是我想回答的問題。【哲學的40堂公開課】是一本翻譯書,英文原名是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中文書名大概是出版社為了行銷的目的,所以這樣命名,看英文書名就知道其實他講的是哲學的小歷史,從蘇格拉底 (Socrates,西元前469-前399) 開始,一路聊到近代的匹得.辛格 (Peter Singer 生於1946),一共40章,但提到的哲學家超過40位,當然也包含唐鳳很推崇的【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電子書我是透過 Readmoo 買的


1. 翻譯品質高

這本書雖然是翻譯書,但是一本翻譯程度很高的作品,沒有那種讓人讀不下去的感覺。還記得當兵的時候買了一本翻譯的文學書來看,看沒幾頁就快崩潰了,直接整本拿去資源回收。這本完全不會以這種感覺,可以放心。

  • 原書名: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 作者: Nigel Warburton
  • 譯者: 吳妍儀

作者是英國的哲學家,也有在經營 Podcast – Philosophy Bites (請點這裡),原文在 Amazon 的評價也非常高,這本書的著作風格,很像是在聊天,是寫給大眾看的科普書籍。






2. 哲學入門書

這本書其實很像哲學史概論,但卻不艱澀難懂,是一本很棒的科普哲學入門書,從古希臘人開始講起,一步一步看歷代的哲學家 (思想家) 怎麼樣去援引、支持、反對、探索新領域 …,當然因為是英國人寫的,所以講的都只是西方的哲學家,東方、印度、中國、日本等思想家,是沒有提到的。

我很難想像,如果在沒有了解哲學發展輪廓下,就直接去讀某一派系的理論,會不會很容易被那樣的思想困住? 因為你不會知道有另外一種想法,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更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很遺憾自己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沒有讀過這樣的書,也鮮少思考過書中提到的事情,現在回顧起來,成長的過程中,也曾經聽過別人探討很深奧的問題,像是 “第一因”,”全知的神”…等等,其實就是書中眾多哲學曾經探究的題目之一。

3. 書中提到的哲學家

這些名家最主要的論述,在這本書裡都有提到一些,依序從古希臘時代的蘇格拉底講起,一直到近代的哲學家。

  1. 蘇格拉底
  2. 柏拉圖
  3. 亞里斯多德
  4. 皮羅
  5. 伊比鳩魯
  6. 愛比克泰德
  7. 西塞羅
  8. 塞內加
  9. 奧古斯丁
  10. 波愛修斯
  11. 安塞姆與阿奎那
  12. 馬基維利
  13. 霍布斯
  14. 笛卡兒
  15. 巴斯卡
  16. 史賓諾莎
  17. 洛克與里德
  18. 巴克萊、洛克
  19. 伏爾泰與萊布尼茲
  20. 休謨
  21. 盧梭
  22. 康德
  23. 邊沁
  24. 黑格爾
  25. 叔本華 
  26. 彌爾
  27. 達爾文
  28. 齊克果
  29. 馬克思
  30. 皮爾斯
  31. 詹姆斯
  32. 尼采
  33. 佛洛伊德
  34. 羅素
  35. 艾耶爾
  36. 沙特
  37. 波娃
  38. 卡繆
  39. 維根斯坦
  40. 鄂蘭
  41. 波普
  42. 孔恩
  43. 傅特
  44. 湯森
  45. 羅爾斯
  46. 圖靈
  47. 瑟爾
  48. 彼得・辛格

哲學是什麼?

讀之前,我沒辦法回答「哲學是什麼?」,現在我會說「哲學就是一種思考方式」,而這種思考方式,會在淺意識裡以及長期的生活過程中,改變人的行為與前進的方向,至少這是我目前的理解。如果是印用在企業或大型的組織裡,當專案的議題過於複雜以及牽扯到各方的利益時,好的思考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

還有我也學到了,原來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不是我原來想像的那樣,重點不再於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他想推論的事情。還有圖靈測試的意義,也是讀這一本書後我才知道,那 AI 的發展,就稍微不擔心了。

最後,我想讀哲學的目的,並不是在相信或是不相信他們講的論述,而是告訴自己,原來還可以那樣想,知道有這麼多種思想的方式與選擇後,彷彿心中有一個區塊,忽然變得海闊天空了。這種思想上的往前一步,也許也是實踐人生的拼圖之一。


更多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本部落格不需要登錄任何帳號,即可留言,歡迎多加利用。